234 奏章
带征伐高丽、新罗的大军如今气势旺盛,已经是连传捷报。
而安西如今……李弘身在吐蕃,大局已定,不日即将就会返回长安……。
武媚脚步匆匆,脑海里也是匆匆思索着朝堂之事,猜测着是什么事儿,能够让陛下气的昏过去。
越想越觉得,此事儿恐怕十有**,跟那个王八蛋有关系!
这几年李弘在安西的成就是众人有目共睹,其治安西、镇阿史那都支、李遮匍,在朝堂上已经是赫赫功绩。
因为这些,都快要让陛下笑的合不拢嘴了,把太子殿下挂在嘴边,夸的快跟一朵花儿似的了。
而随着李弘进入吐蕃后,虽然曾经一度惹得李治不满,觉得过于意气用事,但随着好消息跟捷报一个个的传过来,李治又是开怀大笑,朝堂之上这段时间,一直都是笑声不断。
特别是当朝堂众臣跟李治,知晓了裴行俭、马载,还有当初被李弘罢官的戴至徳等人,在吐蕃又被李弘重新任命后。
朝臣一个个是嘴上抹了蜜似的,一不夸下大唐的皇帝陛下李治,还有身在吐蕃的太子殿下,好像都觉得不舒服,好像如此大功就该放在嘴边,夸,时时赞。
而且现在已经又有人开始憧憬万国来朝的景象,当年自从太宗皇帝被各国尊为可汗后,朝堂上下都是极为振奋。
但到了这一朝,大唐皇帝头上的可汗尊名,早已经名存实亡了,大唐对于各国的影响力,也不再如太宗皇帝那般。
武媚颤抖着手拿起让李治昏过去的奏折,看着那个仿佛跟鲜血一样鲜艳的红绫,再看看红绫处那如褐色的一道笔迹,武媚都差点儿气急攻心的眼前一黑。
奏折上这种独特的标志,是西域特有的紧急奏折的标志,是比红绫急奏还要紧急,还要事态严重的奏折。
可以,这种加上褐色的紧急重大奏折,是专门为身在西域的那个王八蛋而设置的。
所以武媚一看那奏折外面的标志,就不由自主的心头打颤、浑身哆嗦。
强自静下心来后,武媚仔仔细细的看了第一行字,接下来便是匆匆的略过整封奏折的内容!
“哗!”奏折被武媚一怒之下仍在了地上,顿时李治的房间内,宫女、太监跪成了一片。
甚至连把脉的御医都是被吓得一哆嗦,赶忙稳住心神,强自镇定的为李治把脉。
“简直是胡闹,目无法纪、目无朝纲、目无皇家!成何体统!谁让他去的?裴行俭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薛仁贵、黑齿常之自诩良臣猛将!为何要让太子殿下跟着一起犯险!简直是胡闹!”
武媚气的脸色铁青至极,皇后的威严此时尽显无遗。坐在椅子上大口的喘着粗气,胸前的高耸随着她急促的呼吸,来回上下剧烈的起伏着。
可想而知,李弘这一次把他的父皇李治,跟龙妈武媚气成什么样儿了。
“回皇后,陛下醒转了。”御医声的提醒坐在椅子上怒的武媚。
武媚闻言,立刻起身走上前,只见李治躺在床上,虚弱的缓缓睁开眼睛,看了一眼武媚后,便与武媚两手相握。
“朕无事儿,恐怕是这段时间太累了,一下看到……咳咳……唉……。”李治虚弱的停顿了半晌,接着道:“皇后立刻拟旨,无论如何都必须让李弘活着回来,朕的皇子中……。”
“陛下……您先休息会儿,妾身看了,这李弘虽然进入了吐火罗,但想来不妨事儿的,薛仁贵与黑齿常之,可都是我大唐能征惯战的赫赫将领,足够护的他的安全了。”武媚看着虚弱的李治,眉头间的愤怒早已不见,换上了一副温柔和气的面孔。
李治牵动嘴角笑了笑,微微摇着头,在龙榻上用另外一只手摸索了下,拿出另外一个奏折,虚弱的低声道:“皇后先看看这个吧,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