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谋差事
,根本不可能。并不是谁都能像李弘一样,在十岁就任尚书一职的。
再者李弘那是太子,早晚要继承大统的,所以父皇在十岁之年,给予尚书一职,也是无可厚非。
李哲除了玩儿,对于其他的事情,一向是听从别人的意见多,自己有主见的时候少,要不然在历史上,也不会被冠以庸弱无能。
所以看着李贤那兴奋的眼神,就当成了玩儿似的,兴奋的点着头,就跟着李贤进宫了。
李治对于两人的孝心,自然是听的龙颜大悦,大呼:“朕得如此几子,大唐幸事啊。”
但李治看着李贤跟李哲(李显,为了好一些区分,大大们别介意)两人脸上写满孝敬的表情,并未在第一时间同意,而是含笑道:“有此孝心父皇已是满意,至于想要在六部谋个差事儿,容朕考虑考虑可否?”
两人见有戏,于是点头如捣蒜,连忙谢父皇英明。
李治在两人兴高采烈的离去后,也不忍拂了两位皇子的孝心,便命扬武去询问尚书省左右丞,张文瓘与赵仁本,是否有其可以担当的职位。
志得意满、心满意足,憧憬着等李弘回来后,三兄弟齐心协力为他在朝堂上分忧解难的李治,迈着轻快的步伐前往空中花园,今日将在那里跟皇后赏月。
“今日朝堂之上有何盛事,看陛下龙颜喜悦,定是有得胜凯旋之事儿?”武媚刻意不去往李弘身上猜,那兔崽子简直就是个磨人精,一个月的路程,走到现在还没有到达,成心不知道为娘的有多想他……想揍他!
李治拂须而笑,神神秘秘的摇了摇头,便在宫女的侍候下先坐了下来。
但好大一会儿的功夫,与武媚除了家长里短,谁家闺女可配的上皇家,知书达理、书香门第等等的琐事儿外,武媚竟然未再问他一句。
憋不住的李治开始主动神秘起来,神秘的道:“皇后你猜,今日朝堂之上,朕有何高兴之事儿?”
“猜不到。”武媚冷冷的答道。
李治碰了一鼻子灰,也不尴尬,向刚五岁的太平公主,他最喜欢的公主招招手。
只见正在宫女的陪同下,往脑门上插满了鲜花儿的太平,迈着腿便跑了过来,临到跟前,突然定下脚步,学着宫女的样子给李治请安:“奴婢给陛下请安。”
“哈哈……奴婢,你是公主,怎可称奴婢?”李治一把把太平公主揽进怀里,捏了捏那粉雕玉琢般的脸蛋。
这才对着皇后武媚道:“下朝之后,贤儿跟哲儿来见朕了……。”
“他俩过来干什么?”武媚奇怪的问道。
这后宫之内,两人好几没有来了,既然去见了陛下,那就应该也来后宫啊,但是武媚并没有见到,所以这才打断李治的话,奇怪又有些惊讶的问道。
李治含笑摇头,满足的道:“贤儿与哲儿虽然不如李弘那般文韬武略俱佳,但其孝心可是一点儿也属于李弘,如今两人年岁已大,看朕龙体欠安,处理起朝政颇为费力,今日前来,则是希望能够为朕分忧解难,希望能够效仿李弘,在六部之内谋个差事儿。”
李治见武媚不话,于是一边逗弄着怀里的太平公主,一边继续感叹道:“两个皇子自幼便得皇家礼仪之范,又受弘文馆教诲多年,聪明才智不亚于李弘,如今两人修书也已经好几部……。”
“妾身不同意,妾身认为绝不可让他俩参与朝政,哪怕是在六部谋个差事儿都不行。”武媚这次反常的跟李治唱反调,神情严肃,喃喃摇头道。
“皇后这是为何?朕的皇子为朕分忧,你想想,如果兄弟三人都在朝堂为朕分忧,而且他们之间向来和睦,如此传出去,岂不是一段佳话?当年父皇之事,岂不是更能够被下百姓淡忘,而只记得朕之英明与韬略?”李治没想到武媚会第一时间就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