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布的地区,只有大大的高轮车才能有效地行走。的牛车拉运麦捆。这种牛车虽然不太先进,但是行走平稳,特大的高轮(直径有一米五左右)也便于跨沟过岗。那些比较有生产经验的壮劳力,分别在三个场里同时垛、晒、翻、轧、打、扬,金黄色的麦粒已经堆积如山。生产队的财会人员忙着灌袋、过秤、记账、装车、上缴、入库、分发;而廖尼卡掌管的水磨,已经磨出了用新麦子轧成的带着扑鼻芳香的面粉,许多家庭里,已经拉起用新面做成的又白又细的面条了。与此同时,油菜和胡麻的收割拉运,二茬苜蓿的收获,玉米、豌豆、蚕豆的锄草、追肥、浇水,水稻地的拔稗子……也纷纷紧张地进行。杨辉技术员在这里,亲自抓了小麦种子的单收单打单藏,本来,她还坚持要在场上穗选的,因为劳力实在不够,没能进行,这使她好几天情绪不好。她还抓了麦茬地的浇水伏耕——为了增加土地肥力,在收完麦子以后立即浇水深耕。拖拉机的引擎不分昼夜地“突突突”响个不停。另外一些农民技术人员,已经开始准备冬小麦的播种——收拾犁铧、播种机和套具,选种拌种,制定运作和轮作的规划了。按照伊犁的气候特点和巨大的播种面积,一立秋就要从雀儿沟的田地开始种麦,已经没有多少天的间隔了。

    真是一个繁忙火热的季节!也是一个无比美妙的黄金季节!地里有干不完的活,场上有运不尽的粮食和油料,渠里有流不竭的水,枝头有吃不赢的苹果——金色的蒙派斯、乳白色的芋头果、红色的二秋子,青绿微黄的数不清的西红柿、青椒、黄瓜、茄子和远销关内以至港澳的伊犁大蒜。坛坛罐罐里有喝不够的酸奶、蜂蜜和家酿的波杂。饭桌上有摆不下的包子抓饭。孩子们的手上有咬不过来的从自留地里掰下来的青玉米……

    连马、牛、羊也是敞开肚皮消受不完这肥沃的青草。还不仅如此呢,参加夏收拉运或者打场的大畜,往往可以随意就地吃粮食;从节约粮食上来说,这确实不好,上级三令五申要给大畜戴笼嘴,但是相当多数的农民不接受,他们把笼嘴挂在马耳朵上,上级干部一来就往马嘴上一推,干部一走就又拉下来,把自由啃麦的权利还给马。维吾尔农民在这一点上确实是天真而又顽固,他们说:“马也是一样嘛,让它们在收获的季节痛快痛快。”结果呢,不要说马马虎虎地吃食消化食的马了,连有四个胃的牛的大便里也排下了大量无法消化的整麦料。可爱的维吾尔农民啊!你们的心肠无疑是可爱的;但是,这种浪费粮食而又无益于饲养的陋规,还是请改了吧。

    而在人们的心上和口上的,是唱不完的歌,在这个短暂而又珍贵的夏天,在人们抓紧时间劳动和生活的时刻,丰盛的哪里仅只是物质的粮、油、瓜、果,也不仅只是自然的阳光、雨露、清风,人们的心灵的波流也大大地活泼了、丰富了、热烈了。听吧,浇水的、赶车的、行路的、摘苹果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白天、黑夜,到处都唱个不停。虽然十三世纪的维吾尔族大诗人纳瓦依曾经说过“忧郁是歌曲的灵魂”,虽然还有一些人由于习惯仍然唱着那苍凉的《死后,你把我埋在何方》,更多的人唱的却是自豪和欢乐的调子。歌唱解放了的时代,歌唱公社社员的劳动,歌唱家乡,还有——何必隐瞒呢,歌唱爱情的幸福和酸苦……越到夜间,歌声就越悠扬动人。哪个伊犁人没有这样的体验呢!深夜醒来,听到那从远方传来的不知名的歌者的发自肺腑的深情醉人的歌声,于是你五内俱热,潸然泪下……

    伊力哈穆回来以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三夏战斗中。他在场上,负责扬场。这个活儿是没有日与夜,上工与下工之分的,有风就干,没有风休息。这天下午一直没有风,伊力哈穆饱餐了一顿米琪儿婉给他提来的酸奶泡馕以后,摊开四肢,躺在给看场人临时搭的小小窝棚里,美美地睡着了。无论是人们的嘈杂的喊叫,石磙子轧地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这边风景简介 >这边风景目录 > 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