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二章
贼死,别说睡娘们儿了,就是她娘们儿睡他,他都尿阵,还得四下里剜呲壮阳方子去。其实,他比秦惠廷还小半轮呢。幸亏自己身边有个贤内助,要没她,他也早崴了,叫人家当鸡子儿卧锅里,见俩开儿。他们系统那个头隔窝儿,窝抠眼儿,乌菱嘴儿,医术上二把刀,可是能说会道,大跃进的头二年,大鸣大放,秦惠廷脑瓜儿一热,五迷三道,也想给隔窝儿弹个脑奔儿。解放前,你扛个幡儿无德游儿,行,解放了,你是个头目人儿了,再滥开方子,就不行了,你丢的不是你的人,你是给党丢人!

    桃儿她妈差一点儿吓堆乎了,拦着——你拖家带口的,不能再捅马蜂窝了,惹了祸,不光是你一个人挨蛰,一家子都跟着起包,就差给他下跪了。他说:“隔窝儿好几回开错方子,都是我给改过来的,要不非出人命不可。”桃儿她妈说:“改过来就改过了,现在不都兴学雷锋,你就只当接过雷锋的枪……”叫她这么一统战,他窝囊了。“看你的面子,我饶了这个秃蛋一回。”没几个月,挑头儿给隔窝儿大鸣大放的老几位,都挨了批,还降了十好几块钱的工资——十几块呀,够一个孩子的挑费了!这次运动,她没让他给隔窝儿踢灯罐儿,却也逃过了一劫。打那起,给公家挑眼儿的勾当,他再也没干过——他长记性了。后来,他养成个毛病,凡事先跟老伴儿念叨念叨,老伴儿总不急着给他出主意,烙两张糖饼,先垫补垫补肚子,饱了再说。大跃进那阵子,药房里好多人跟着搬砖砌炼钢炉,有个叫糖皮儿的老小子,就是出一身汗,在当院铺个凉席,一躺,躺弹弦子,你想,一冷一热一不对付,能不中病吗?他不想给人添乱,又惦记着积极着点儿,就跟老伴儿商量,把多年收集的方子贡献给国家,交给隔窝儿的时候,隔窝儿还为他开了个庆祝会,招来三老四少,摆了一桌瓜子儿果仁,看着挺上心的,让他露一鼻子。抬色是抬色了,没过多少日子,遇见一件事儿,给他一了个透心凉儿,叫他病了一场,闹了小半年的头疼脑热,到眼下,他心里的伤口还套着脓呢。

    那是冬天,他老是早班儿就到药房去,药房里有个大洋炉子,烧大砟,旺,把带来的饼子搁支架上烤,揭嘎儿吃,也怨他,财迷,总惦记着没本儿套白狼!推门一看,隔窝儿来的比他还早,正引火呢,引火的东西正是他捐献给公家的那一大沓子方子。当下他都傻了,跟鳎蟆一样,站那,光对眼儿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回家,跟老伴儿一学舌,老伴儿比他甩脆。“嗨,烧就烧了吧,反正现在中医也不吃香了,有个病,到小医院打一针,多爽神儿。”那回,他是真急了,上去就踹了老伴儿几脚,一边踹,一边骂:“我叫你顺竿爬,我叫你顺竿爬!”

    等他耍巴够了,老伴儿过来给他抹搭胸脯,愣没哭。

    秦惠廷却哭了,跟老伴儿又说道说道,顺便赔了个不是:“我是个损鸟,瘦小枯干,在外头没本事,回家来长精。”

    “别神经八道的了,像你这样的好爷们儿,打着灯笼未必能找得着。”桃儿她妈把他的脑袋抱在怀里,划拉着。

    “踹疼你了吧?”他问道。

    “嗨,我身大力不亏,掴打两下就掴打两下,没事儿。”

    “要不你也踹我几脚,再饶上一个嘴巴。”

    “你就别勺叨了。”

    “嗯。”

    晚后晌儿,两口子在炕上说了半天掏心窝子的话,捎带脚儿又亲热了一把,桃儿她妈来劲儿了,又是鼻涕,又是眼泪,诉说自打嫁进秦家门怎么受夹板儿气了,又怎么当山药豆子了……转天起来,秦惠廷的腿掖子青一块紫一块的。

    豁腾了一个溜够,秦惠廷浑身燥得慌,两条腿伸到被子外头,凉快凉快,桃儿她妈赶紧给他盖上。“盖严实点儿,回来再闪着。”秦惠廷拿了棵“大婴孩”,掖口袋掖得都空半截了,他墩了墩,点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门脸·六十年代的一幅都市风俗画简介 >南门脸·六十年代的一幅都市风俗画目录 > 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