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裂隙初现
光明磊落、坦荡坚决,他从来不会因为你而改变原则,也不会因为你反对而离开你,成东青看清楚了。
成东青松了口气,放开了抓住孟晓骏的手,也坐下来,在一张A4纸上写下一个数字,郑重地推给孟晓骏,一副邀功请赏的模样:“晓骏,没有你,就没有‘新梦想’,你在‘新梦想’居功至伟,我不敢说这些就代表你应得的,但这至少是我的一点心意,权股分配除了你的这部分,我打算我占百分之五十一,王阳占百分之十四。”
孟晓骏作为最后一个加入“新梦想”的第三驾马车,仅仅五年时光,就获得百分之三十五的股权,无疑是成东青对他的肯定和笼络。且不说当初孟晓骏回国时,成东青给开了天价的工资,就连分红时,成东青都是平均分成三份,谁也没亏待了。如今股份制,成东青依旧拿出了份额庞大的部分来和自己的兄弟、朋友分享。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成东青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仗义的合伙人。
孟晓骏看都没看一眼纸条,他并不关心成东青到底分了多少,怎么分配。其实,孟晓骏要的只有一个:上市!
至于股权中有没有他孟晓骏,有没有王阳,孟晓骏并不在意。没有也是理所当然的,成东青十五年的创业史,有五年是自己一个人背负着各种压力在黑暗中摸索,接着的五年是王阳陪着他在破旧厂房里苦熬。孟晓骏刚刚加入五年,论资历论权属,孟晓骏都绝对排不上号,也没必要排上号,CEO不等于就必须是股东,孟晓骏给自己的定位始终是总裁,而不是董事,更不可能是董事长。
孟晓骏闭上眼,心里已经开始高速运转,成东青同意了股份制,那么上市的计划就可以推行了,什么时候去美国,什么时候做财务报表,什么时候路演,什么时候正式挂牌……孟晓骏仿佛可以看见美国证券交易所里,代表“新梦想”的那个编号一片红色,不断地翻番,带来无限发展的可能。
成东青看着孟晓骏的脸色,一时拿不准孟晓骏到底是满意了还是不满意,强笑了一声,拼命想活络一下气氛,半撒娇似的说:“我们赶紧找个时间签署股份认购协议书吧。我最近常常做一个dreadful dream,你离开我单飞,另起炉灶,每次我都哭醒。”
其实成东青说的是实话,只不过把自己的隐忧假托梦境说了出来。成东青最害怕的不是股份被分,也不是“新梦想”发展搁浅,更不是什么其他乱七八糟的,成东青害怕的只有一样:孟晓骏离开他。
可惜孟晓骏显然不喜欢这个玩笑,成东青假托的这个梦境,让孟晓骏更悲哀地认识到,原来成东青对他的信任,远不如他对成东青的信任。至少,在这一天之前,孟晓骏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成东青去发展,哪怕成东青再气人,再顽固,再鼠目寸光,再扶不上墙,孟晓骏想的,依旧是如何去让成东青接受自己的计划、自己的观点,发展“新梦想”。
而成东青,竟然在每一次妥协时,都是因为怀疑自己要离开而做的让步,这究竟是该欣慰还是该悲哀?孟晓骏苦笑,脸上一片苍凉。
成东青看着孟晓骏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心里不禁更加忐忑,笑容变得愈发勉强。
闭着眼想了好一会儿,孟晓骏还是打算开诚布公,再睁开眼,一对目光灼灼如炬,盯得成东青心里发慌。
孟晓骏语重心长地说:“东子,我听一个人说话,不会只听他讲了什么,而是要听他没讲什么。”成东青刚才的那番话,显然是:股权我分了,上市我否了。后半句的潜台词掖在嗓子下,让孟晓骏自己去理解罢了。而孟晓骏刚才说的,也根本不是什么要求分股权,而是股份制作为上市必要条件的提前准备而已,没有股份制,就没有上市可能,没听说过哪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仅仅只有一个人的,这不合规则呀。
成东青照例该装傻时务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