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
“好,好,”王耀先一边点头,一边反倒退后一步躬身让道,“伯父,请!”
“王先生,你请!请!”陈昆生站着不动,知道自己不能再往前走了。
“来,来,都请过来坐!”徐市长早已在圆桌正中站定,等得有点不耐烦。
王耀先在徐市长身边坐下,陈昆生也就半推半就在王耀先旁边的位子上坐下了。
主客坐定,服务小姐又送了一次热手巾。大概是因为才和人握了手的缘故,徐市长又一次仔仔细细地擦着自己的手,一边老朋友聊家常似的问起客人“是第几次回大陆呀”,“参观了哪些地方呀”,“对本市的印象如何呀”等等,跟电视台上播的中央首长接见外宾时的口径一致。不等客人回答,徐市长又非常谦虚地说到本市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有些进步,但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在90年代的今天可以说是很落后的。然后又说到王光生在海外见多识广,一定要像一家人一样对本市各方面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嘛!
王先生也照例说了许多大陆发展很快、开放政策很好之类驾轻就熟的话。不过,清一色的男人世界毕竟缺少情趣,他嘴里说出来的话也是干巴巴的。
“这次王先生到清河来,我们很希望……”
正当徐市长想把话题引到合作项目上来,并介绍一下本市的优惠政策时,王耀先忽然侧过脸去低声问陈昆生:
*伯父,令媛的工作真是很忙啊!”
“她……是啊,是啊,她经常下乡回不来。”
“那太遗憾了。”王耀先眉头皱了皱,那样子是非常的失望。
坐在旁边的徐市长听见了,一双胳膊肘趴桌上扭脸问吕高良:
“你们怎么不把林雁冬叫回来呀?”
“她呀,老姜头手下的兵,我可叫不动。”吕高良悄悄翻着眼皮瞧了徐市长一眼。
“内事总要服从外事的嘛!”徐市长嘀咕了一句。
吕高良乘机小声在徐市长耳边说道:
“我们想把林雁冬调到经委来,这种人,有活动能力,海外关系又多,窝在环保局,太可惜了。”
“你们跟人家商量一下。”
“算了,那老头子谁惹得起,到时候恐怕还要市府支持我们一下才行啊!”
“行呀,你们写报告嘛。”
这时,服务小姐已经为每一位客人酌满酒水。吕高良站起来致词:
“今天晚上,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备薄酒欢迎远道从香港来的王耀先先生。王先生是第一次来清河。我们知道,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吕高良极善言词,也是大撒网的行家。他这“第一印象”的大网撒开去,就不知什么时候能收网了。
陈昆生早已饥肠辘辘。桌上的酒香直往他鼻孔里钻,大拼盘里一只用各式冷荤拼成的大孔雀,在他眼前展开彩色缤纷的羽毛。他环顾左右,大家都正襟危坐,聆听吕主任热情洋溢的讲话。这么讲下去,到哪儿算一站呢?他不便正视吕主任,只见他那富有弹性的肚皮一收一放,好像那里边的存货颇丰,并不急于补充。
好不容易,吕主任才说道:
“对不起,我的开场白长了,现在请徐市长讲话!”
“吕主任,我想讲的你都讲完了,还要我讲什么!”
徐市长的幽默话,赢得了宴席上的第一阵笑声。待大家笑过之后,徐市长才举起杯来,坐着扭脸对着客人说道:
“现在,我借水酒一杯,欢迎王先生远道归来!来,干一杯,都不站起来了!”
徐市长抿了一小口。王耀先也一手举杯,一手托着杯底处,很恭敬地陪了一口。全桌人真干的假干的,意思也都到了。陈昆生当然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