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林雁冬从乡下回来了。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小别数日,突然身价百倍,俨然成了机关里的热门人物。
“你可回来了!这几天,从早到晚都是经委找你的电话。”办公室的同志告诉她。
“是吗?”她用那双丹凤眼斜睨着人家,将信将疑。
“雁雁,好家伙,那位李主任一天好几个电话找你……”丁兰兰搂着她的肩膀,在走廊里悄悄地说。
“他有病!”
姜局长同她一个车说说笑笑回来的,刚进办公室没有10分钟,又把她叫了去,满脸严肃地问:
“你是有个亲戚从香港回来了吗?”
“亲戚……哦,不是亲戚,是我外婆家的一个朋友。”这关系她向人说了好多回了。
“是不是姓王?”
“是呀!”林雁冬莫名其妙。看姜贻新那张紧蹦着脸的样子,好像王耀先犯了什么案,进了公安局。
“你……你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姜贻新一不高兴,那马脸就拉得老长。
这老姜头怎么了?林雁冬心里想:人家一个港商来谈生意,接待单位是经委,跟你环保局长有什么相干?就算是通过我介绍的,您也管不着呀,都有病!
见林雁冬站在桌子对面搭拉着眼皮儿不言语,姜贻新这才把一张电话记录放到她面前,一挥手说道:
“你自己看吧!”
林雁冬抬眼看了姜贻新一眼,有点奇怪地拿起了那张纸。举目望去,只见“来电话人”一栏上写着“市经委吕主任”,“电话内容”一栏里写道:
你们环保局的林雁冬同志,介绍港商王先生来我市洽谈投资事宜。
王抵达我市后,即由经委热情接待,徐市长并亲自出面做工作,可望就合
资达成协议。可是,作为介绍人的林雁冬同志,迄今未与王先生见面,引
起王先生不必要的猜疑。请转告你们姜局长,在外商来我市之际,你局把
林雁冬同志抽调下乡,经我委李副主任电话催请,林仍未回城,对经委同
外商的洽谈造成一定的困难。听说林雁冬同志近日将回机关。请转告姜
局长,立即通知林雁冬同志,来经委一谈。
“他们还讲理不讲理!”林雁冬叫了起来。“他们生意谈不谈得成,跟我有什么相干,更碍不着您呀!早知道这样,我才不管他们这些破事儿呢……”
“算了,什么也别说了。明天一早,你去他们那儿一趟。”
“我干吗去?关我什么事!”林雁冬噘着嘴真生气。
“想去也得去,不想去也得去。人家经委比咱们大半级,你就甭想平起平坐。小林,你去了,能解释就解释几句;不能解释就算啦,反正也不能为这事儿把我怎么样。”
“姜局长,你这人怎么这么……”
林雁冬瞪了上司一眼,把已经到嘴边的“窝囊”两个字咽了回去,转身出来了。
回到办公室,她四处找省局出的《环保通讯》。那是一份打印的内部刊物,无非登些省局的通报,或表扬,或批评;再就是省局召开的这个会那个会的消息。机关里的同事都不爱看,林雁冬却是它的忠实读者,每期必看,连一条简讯都不漏过——只有从那里,她才可以捕捉到金滔的某些信息。
金滔从来不给她写信。她也从来没有要他给自己写信。但在不能相见的那些日子里,她又多么希望能得知他的行踪,哪怕是一星半点也好!
《环保通讯》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经常报导金滔出席这样那样的会议,作了这样那样的指示,有时还发表《金局长在某某会议上的发言摘要》。这些在别人看来很乏味的东西,到林雁冬眼里,却变得有血有肉,常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