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2)
风生地闲扯,肖萌好容易凑了个她低头数钱的机会,问道:
“同志,我是来看人的,请问该在哪儿下?”
“那个人是哪个分场的?”胖姑娘反问。
“自新河农场……”
“我知道,一下火车就算踩上自新河农场的地圈了,我问的是哪个分场,这儿有八个分场,还有几个工厂……”
“我也不知道哪个分场,可能……”
“那个人是干吗的?”
“……”
“噢,是犯人吧,”胖姑娘恍然地说,“你是不是来探视的?”
大概满车的人都把鄙视的目光集中在她身上了,她的背上像有无数小刺作怪,脸上烧起一片火来。
那售票姑娘倒是见惯了似的,毫不在意,给她打了张五分的车票递过来:“要是不知道他在哪儿,就先到总场场部下车吧,到场部打听打听。”
于是她在场部下了车,问了三个人,才辗转找到了狱政科的接待室,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干部接待了她。
“你是周志明的什么人呀?”她一边翻着卡片柜一边问她。
“我是,他爱人。”她生怕关系远了不让见。
“爱人?”女干部抽出一张卡片看着,自言自语地说:“怎么没填呀?”扭过头来,又对她说:“你这次来,事先跟砖厂联系好了?”
“什么?”
“我们这儿有没有给你发通知书,或者是他本人给你写了信叫你来?”
“不,我不知道,没有。”她紧张起来。
“没有?”女干部放下手中的卡片,皱起眉毛,“没通知怎么就来了。你的介绍信哪,我看看。”
“我没带介绍信,我不知道要介绍信的。”
“那你的工作证哪,也行。”
“我没工作。”
“户口本带了吗?”
她愣在那里。
女干部有些不耐烦了,关上了卡片柜子。
“规定带的证明你都没带,那就不好办了。这样吧,你先到招待所住下,能不能见,等我们跟砖厂联系了再说。”
砖厂?女干部几次提到了砖厂,显然周志明就押在那儿。施肖萌接过一张介绍住招待所的条子,走出了接待室。
她在招待所熬了三天,天天都去接待室询问结果,头一天得到的答复是:“还没联系上。”
第二天的答复是:“正在研究。”
到了第三天,接待室终于有了个能摸得着的说法,“最迟明天做决定,你明天来吧。”
明天,就是第四天了。她“失踪”了四天,不敢想象家里头,特别是母亲该是怎样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明天一定要见上他,不能再拖了。所以她第四天一大早就堵在接待室门口,堵上了那位第一天接待她的“老太太”。
“老太太”让她在屋子里坐下,先给她倒了杯开水,然后才慢慢开口问道:
“你到底是周志明的什么人?”
“我是他未婚妻。”
“未婚妻,噢——,这样吧,你把通讯地址留下,先回去,究竟什么时候可以探视,我们给你发通知。”
她脸色苍白地站起来,用全部力气克制着自己愤怒的眼泪,一句话也没说便往外走,把那“老太太”弄得愣住了,直到她跨出门槛才在身后说了一句:
“地址也不留了吗?”
她连头也没回,浑身发抖地走到大路口,这就是四天,足足等了四天所得到的答复!她恨得胸口发闷,觉得这儿的一切都是那么可憎。
大路从脚下伸向远方,柏油路面在烈日下蒸着虚抖的热气。在不远的地方,停着一辆北京吉普,司机把头埋在扬起的前罩盖下,背上的衣服渍出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