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报纸公开能为他们撑腰,指责现在好多部门借故勒索他们。金狗和一个记者去那里了解情况,得知饭店从申报到开张,共请客了一百多次,花销了二千元。过几天,税收的来了,吃;卫生检查的来了,吃;管水的来了,吃。都得吃!管电的来了四个,一桌饭吃到一半,又来了两个,说:那四个只管室内用电,他们是管室外电的。只好笑脸又迎进来,重开一桌又吃。单是那个地区垃圾清洁工,一个精瘦的糟老头,也立在饭店门口高声叫骂,指责这个店在修理店房时往垃圾台上倒过一次垃圾。“有没有申报在这儿倒垃圾的手续收据?”没有,那就罚款吧,老头掏出一沓发票来:“交三百元,我给你开收据!”店经理只好连声告错,求高抬贵手。老头就张口叫道:“你知道不知道,这一片,我是管垃圾的!”结果又请人吃一顿。吃毕了,老头竟会从怀里掏出一个饭盒,说:“家里还有一个傻儿子,随便给装一点剩饭吧!”又得拿一盒新饭好菜!金狗听了,气得连连骂娘,答应一定要公开揭露这些勒索者。经理说:“好,咱们吃顿便饭吧,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异常丰盛。吃罢,那个记者去结账,回来金狗问:“多少钱?”回答是:“不要钱。”金狗急了:“不要钱?咱这不是白吃吗!咱是为调查人家被白吃得太厉害来的,咱也把人家吃了?!”同事说:“这没办法,现在就成了这样,你要不吃,经理倒要怀疑咱给他们撑不撑腰了!”
金狗想:好端端一个社会,风气怎么竟成这样?在州河,觉得两岔镇不好,白石寨不好,州城里却也是如此!金狗实在是愤怒了,热血冲脸,面红耳赤。那同事竟笑了,说:“你这一怒,也就怒出你的幼稚来了!什么叫社会,这就是社会!咱们做记者的,说起来什么官也不是,可一般官却怕记者,若依这点优势也去捞些什么便宜,捞是捞得着,可咱不干,那太辱没了良心,咱只能利用这点尽力去为百姓办一件两件好事就是了。今天咱回去写一个东西在报上登了,毕竟会刹一刹这种勒索风的吧。”
金狗觉得这话有理,似乎又没有多少理,但这篇报道发表以后,果然引起州城领导的注意,进行了打击“水霸”、“电霸”、“税霸”、“路霸”的整顿工作。当那个饭店的领导亲自又赶到报社当面向他们致谢的时候,金狗似乎悟到了冲动和激情,太直太烈,这诚然是英雄的行为,可现在却不是产生这种英雄的时代了,阳刚之气太盛,不但不能干成自己要干的事,反倒坏事,而甚至使阳刚沦变为一种窝囊。金狗跟着这些老记者,终于意识到这些老记者之所以受到重用而颇有声望又切实为百姓办了好事,他们的生活里全是充满了一种“活鬼闹世事”式的幽默。
这月月底,报社里需要一个人去东阳县采写一批山区致富的大型通讯。这是东阳县委书记亲自到报社来要求的,他介绍了他们县上许多情况,总编十分感兴趣,觉得可以树立典型大做文章。但是,任务派给记者部,许多老记者却借故家中有事一时不能走开,推托不去。这些年来,因记者都不愿意到边远山区县去采访,各县就成立了记者站,硬性派记者去那里驻站,一年一轮流,轮流都找理由推托,去了又都不安心,慢慢各县的驻站记者就全换成当地人,将一些通讯员转正为记者了。东阳县属这些边远县中最偏僻也最贫困的一个,记者们不愿去,让当地那些人写吧,东阳县的书记不信任,报社的总编也不信任,于是,金狗便自告奋勇去了。金狗是从州河岸上来的,他知道山民致富的艰难,真希望那里果真有了好的经验,他就可以告知老家的人如何去效法了。
临出发的前一天,英英又来了信。这信写得十分长,已没有了慷慨激昂的语句,声声似乎是在向金狗乞求,乞求中又时时透射出一种针刺。她在追问金狗:为什么不回信呢?即是工作太忙,也不至于连几句话的短信也不写吧?她末了直接把事情说破:知道金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