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4)
蒋碧云听了钟跃民的一番忏悔,实在是弄不清他是真的还是假的,到了晚上,她决定去
听听 郑桐讲课。
蒋碧云悄悄走到男宿舍门外,仔细倾听着里面的谈话。
郑桐的声音很大:quot;刚才我给你们讲的这段历史叫文景之治,按照史学家的观点,文 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太平盛世,由于皇帝采用了休生养息,减轻徭赋的国 策,使国力迅速强盛……quot;
钟跃民问:quot;老师,我可以提个问题吗?quot;
郑桐谦虚地说:quot;别叫我老师,咱们共同探讨问题嘛。quot;
quot;老师,大伙不是早商量好了么?上课的时候必须称老师,咱们既然学文化,就得讲点师道 尊严。quot;
男知青们附和着:quot;郑老师,你就别谦虚了。quot;
quot;谁有知识谁就是老师。quot;
钟跃民说:quot;老师,我的问题是,到底是唐朝在先还是汉朝在先?quot;
quot;哎呀,钟跃民,你简直太无知了,西汉刘邦建朝在公元前202年,唐朝建朝是公元618年, 这中间差着800多年,你说哪个在先哪个在后?quot;
quot;老师,那三国呢?三国总该是汉朝之前吧?刘备姓刘,刘邦也姓刘,他俩是什么关系?刘 邦是刘备的儿子么?quot;
郑桐恨铁不成钢地教训道:quot;钟跃民呀,你除会打架拍婆子还会什么?怎么历史知识这样贫 乏?提的问题简直可笑,三国时期是东汉以后,和刘邦建西汉差着将近四百年,你怎么整个 一文盲的水平?quot;
钟跃民惭愧地说:quot;是呀,自从六六年开始,我就再也没看过书,字都忘得差不多了,就别 说历史了,真他妈丢份儿。quot;
郑桐语重心长地说:quot;我早就看清这路子了,文化知识到什么时候都有用,人不能糊里糊涂 地活着,你们看看钟跃民,小伙子往那儿一站,也算是仪表堂堂吧?可相貌好有什么用?还 不是一脑袋浆糊?说句不好听的,照这么下去,将来连个老婆都找不着,谁要你这个文盲? quot;
蒋碧云捂住嘴偷偷地笑了,她转身离去。
曹刚是负责对外观察的,他马上报告:quot;跃民,她走了。quot;
钟跃民如释重负:quot;走啦?下课、下课,郑桐,你小子还真端起老师的架子来啦?还真把我 们当文盲啦?你他妈找抽呢是不是?quot;
郑桐说:quot;哥几个,我还真讲上瘾了,肚子里的货还没倒空呢,我给你们讲完好不好?quot;
钟跃民不耐烦地说:quot;去去去,找个凉快地呆会儿去,哥几个要睡觉了,没功夫听你闲扯淡 。quot;
陕北的农村基本没有时间概念,人们的一切作息安排都根据天色,真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 息。村子里每天最热闹的时候是晚饭前后,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都端着碗走出自家窑洞,三 三两两地蹲在一起,一边喝粥一边扯着家长里短。
钟跃民也经常端着碗和村民们蹲在一起闲扯,他发现自己和农民们之间根本找不到共同的话 题,农民们喜欢谈论村里的新闻,在钟跃民看来,这些新闻很乏味,无非是李家的汉子睡了 张家的婆姨,王家的两兄弟和一个常家的寡妇明铺暗盖,而那寡妇的孩子长得又象村里一个 姓赵的光棍儿。
村民们大多数是文盲,村里学历最高的是现任会计张金锁,他是高小毕业,几年前是村里民 办小学的校长兼教师,村里略识几个字的人都曾经是他的学生。后来学校终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