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二章(2)
ot;

    quot;可我眼前是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只有缺少植被的黄土。quot;

    quot;郑桐,你不想对我说点儿什么?quot;

    quot;我万念俱灰,实在提不起兴趣说话。quot;

    蒋碧云扳过郑桐的肩膀,注视着他的眼睛说:quot;那我说,你听好,我想向你提个建议。quot;

    quot;你说。quot;

    quot;一个人走夜路实在太孤单,两个人结伴而行不是更好吗?quot;

    郑桐睁大了眼睛:quot;你的意思是,和我一起走?quot;

    quot;是的,咱们一起走夜路,一起抵御孤独,一起寻找光明,你愿意吗?quot;

    郑桐背过身去,不吭声了,蒋碧云温柔地从后面轻轻抱住他。

    两行热泪从郑桐的眼中流出……

    操场上,侦察营一连全连列队站在操场上,今天晚上,营教导员要宣布被选入军教导队学习 人员的名单。

    从1966年以后,全军几乎所有的军事院校都停办了,军官的选拔全部出自现役中的老兵。各 军、师级,甚至团一级单位都成立了干部教导队,这相当于变相的军官学校,被选中的老兵 在教导队里受到几个月或一年的速成军官培训,然后再作为军官回到本部队带兵。1966年以 前的军官学校,它的录取条件是首先要通过统一的文化考试,仅此一条,就让很多只有小学 文化的农家子弟望而却步。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兴起,使很多旧的规章制度被废除,这样就给 吴满囤这类身处底层的农家子弟带来了希望,偌大一个中国,当所有进身的大门都向你关上 ,唯有在军队里还能看见一线曙光,对于身处底层的人们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 息。

    况且,用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速成一个军官,这在中国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当年闻名遐迩 的黄埔军校,不也是个速成班吗?这并不妨碍它培养了大批名将,仅第一期六百名学员中就 出了三百多名将军,他们从入学到毕业用了不到十个月。

    钟跃民、张海洋、吴满囤等人早就知道了提干人员的名单,他们三人都是连队中的战斗骨干 ,提干早已势在必行,教导员也分别找他们三人谈过话。

    钟跃民得知自己将提干的消息时,还犹豫了几天,他根本没打算在部队长干,要按他的想法 ,什么事都是玩一把即可,既然已经当了几年兵,那么就该换一种玩法了,老玩一种游戏多 没意思。要是提了干,你就身不由己了,不在部队干个十年八年就别想走。有种老掉牙的说 法,叫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钟跃民认为这纯属扯淡,不过是种俗人的想法,就象 人人都想发财一样,事实上发财的人永远是少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活法,关键在于自己 的感觉,他从来也不认为当元帅这种活法有什么值得羡慕的。现在钟跃民已站在了人生的十 字路口上,如果选择再在军队干个十年八年,非要了他的老命,这是闹着玩的么?就冲这每 天例行的五公里越野,他就有点儿烦了,这意味着他还要再跑十年八年,等你跑不动了再让 你转业,到那时他还有心思再玩别的么?

    但钟跃民最后还是决定进教导队,不为别的,主要是因为张海洋和吴满囤,他经不住这两个 家伙的死缠硬磨,尤其是张海洋,他父亲来信告诉他∶这辈子不要想干别的,这身军装你就 穿到死吧,张家的后代除了当兵,什么也不能干,什么时候你穿上了军官制服你随时可以回 家,不然就别再踏进这个家门。张海洋被断了后路,只好死心塌地的准备在部队长期干下去 ,但用他的话说,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他认准了钟跃民就是垫背的,死活也要把他拉下水 ,于是张海洋和吴满囤采取了死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血色浪漫简介 >血色浪漫目录 > 第十二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