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是省委书记的女儿,李向南更感到能否争取她的重要性。他赞赏地笑了笑:“你哪儿来的这样的政治头脑?”
“天生的。”
李向南又笑了笑:“和你坦率说吧,小莉,我的思想是:第一,坚持改革现状的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和蓝图;第二,为了贯彻改革的路线,我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第三,我最终希望所有人,包括我的反对派都能拥护我的改革路线。”
“征服你的反对派?”
“你愿意用征服这个词,也可以这样说吧。你对这持什么态度?”
“我刚才不是说,我还没找到我的立场呢。”
“现在呢?”
小莉转头看了李向南一眼,“要说,我当然希望你彻底失败。这是我的立场。”小莉明确地说道。“可我……”小莉又看了李向南一眼,“也希望你成功。”
“为什么?”
小莉用姑娘特有的目光明朗地看着李向南:“不为什么。”
李向南心中微微一动,有些微妙而敏感的意识。他长者般地笑了:“矛盾。”他说,完全变成县委书记的口吻。
“我从来就不管矛盾不矛盾。”
李向南又看了小莉一眼,这是一个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姑娘。
他们走到了这条街的尽头。这里立着一个小小的城门楼,是明朝留下的建筑。城门楼上有三间红漆花格木门的小房子,城楼的楼梯口旁挂着个白地黑字的木牌:古陵县群众来信来访接待站。过了城门洞,前面不远就该是喧闹嚣杂的自由集市了。但是,一过城门洞,他们就走不动了。这里熙熙攘攘挤满了人。
“告诉你了,这事情去找司法部门,找公社嘛。”城门楼上站着一个高胖魁梧、满脸黑胡茬的干部,正在朝下尽量克制着不耐烦大声嚷道,“你们大伙儿解散。听见没有?我命令你们解散。这不是看热闹的地方!”
是县委组织部长罗德魁。
一个脸色憔悴的妇女背着孩子从城门楼侧梯上心有不甘地一步步扶着墙走下来,走两步又仰头向上央告着。城门楼下是围观的人。根据李向南的指示,接待站每天早晨六点半开始接待。罗德魁今天在这儿值班。
“怎么回事啊?”李向南走进围观的人群。周围有人认出是县委书记,都窃窃私语着很快静下来。小莉也锁上车挤进了人群。那位妇女抬眼看了看向她问话的人,眼泪就要往下落。
“她说她丈夫几年前抓住了偷仓库粮食的大队长的兄弟,反被诬陷为盗贼,吊打一夜逼死了。”罗德魁在城门楼上大声说。
李向南望了望城门楼,又问这位农村妇女:“是这样吗?”
妇女点着头:“他们打了他一夜,又逼他,又……”
李向南和善地伸手打断了她的话:“你先不用详细说。你告诉我,这几年你上访几次了?”
“连这次有五十次了。”
“你是哪个村的,离这儿多少里地?”
“马家岭的,离这儿八十里地。”
李向南目光凝视地点点头:“你家还有什么人吗?”
“就我们娘俩。”
“县委过去对你的上访批示过吗?”
“嗯。”
“为什么没解决?被谁卡住了?”
妇女犹豫地看看李向南。
“不敢说?怕?”李向南耐心地开导她,“你要告凶手,可有人保凶手,是吧?你不敢说怎么行呢?有县委给你做主,不用怕。”
“……”
“那你丈夫的冤,永远也申不了啦。”
“不,我要找李青天。”
“李青天没有,李书记有一个。”
“我就要找李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