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章
    顾荣让一批又一批人举起手时,李向南已经来到了主席台上。

    只有个别坐在前排的人注意到了他。森林般的手臂在会场举着,黑压压地似乎占满了整个礼堂的空间,连斜射过来的阳光都透不过了。礼堂里的人显得多了几倍,颇为壮观。李向南心中不由得想:顾荣靠什么力量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这样服从地齐刷刷举起手呢?靠什么力量能这样训导群众和威镇场面呢?当然靠的是几十年来铸造成的传统,靠的是“名正而言顺”。如果让人们表示对他个人的无条件服从和支持,就很难有多少人举手了。

    他不能不承认顾荣是个值得研究的人物。

    但是李向南顾不上思索了。礼堂中轰响着的顾荣的讲话把他拉到现实中。“……靠主观热情,血气方刚,靠个人英雄主义,靠花花哨哨的小聪明,一点两点书本知识,纸上谈兵,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要栽大跟头的。……”这话的针对性还不明白吗?他扫视着烟气弥漫的会场。礼堂密匝匝坐满了人。不管他们现在是什么表情,但脸上都透露着某种关注。他们都关心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希望。

    他看了看主席台上的县委领导们,大都在没有表情地听着顾荣讲话。他们面前毫无例外地摆着白瓷茶杯,如果那是思想的镜子,那么,现在一定可以看出,他们表面的沉静下掩盖着何等不同的、剧烈活动着的思想。矛盾斗争是尖锐的,谁也不能回避。就像他和顾荣之间的关系一样,虽然他俩似乎都想避免冲突,但是,一切都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此刻,他听着顾荣洪亮的讲话声,心里却轻松地笑了一下。主流派之所以能成为主流,恰恰在于它能团结多数力量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而它越取得胜利,就越有力量团结多种势力,包括自己的反对派。

    会场响起了掌声,而且越来越热烈。顾荣讲完了,离开麦克风。

    刚刚发现李向南已坐在主席台上的全场群众一排一排探起身子,用掌声欢迎他。他朝台上的常委们笑笑,来到长桌中间的麦克风前。

    掌声潮水般退下去,会场安静下来。

    他沉静地把一个小笔记本在讲台上摊开摆好,压上钢笔,然后面向会场,露出了一丝亲切的微笑。那是对自己将征服听众非常有信心的微笑。他对“提意见、提建议大会”是深思熟虑过的。这是他上任以来的第一个大行动,在几天时间内,对全县的情况、存在的矛盾,进行一次高效率的调查研究,应该是非常划算的。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他就是要用来自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造成一种要求改变现状的强大压力,用舆论的优势压迫保守势力,从而在一个很宽的战线上取得进展。第三层意思,他决定进行一次思想理论上的大发动,把改变现状的蓝图交给全体古陵百姓。没有思想理论的部署,任何一种战略都有可能陷于小打小闹,缺乏整体推动力。剧本不应该仅仅导演知道,剧本应该向全体演员公布。

    “刚才,我会见了一个欧洲的代表团。”这种没有任何开场白的讲话,虽然使有些事事有惯例的人感到突兀,顾荣此时就略蹙了一下眉,在笔记本上划了个问号,但这正是讲演的艺术。“他们问我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持什么看法。我对他们说,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感兴趣了。因为这已经在成为事实了。他们接着问我,那你对什么感兴趣?我对他们说,我对一部分县先富起来感兴趣。我希望古陵县更快地富起来,最好富成全国第一。”

    人们领悟过来,会场的气氛活跃起来。

    “一部分县先富起来?别出心裁的提法。”顾荣的笔记本上又多了一行字。

    “同志们,使咱们古陵县尽快成为全国两千个县中的富户,最好是大富户,这就是我的想法,这就是我们大家应该奋斗的目标之一。”

    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新星简介 >新星目录 >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