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篇 导演能坚持什么
全才型,全面开花是时代的潮流。你说一不留神没准弄出个,但这还是在你的本行,是小说。但是其他的腕儿们,像赵忠祥一不留神就成了自传作家,张艺谋一不留神就当了模特大赛的评委,陈凯歌一不留神就上了国庆观礼台……我觉得张艺谋的所有的电影加在一起就是他这个人了。万变不离其宗。

    王朔:潮流变了,他会换的,但无论怎么换都是为了活着。

    老侠:他现在活着的方式就是必须拍电影,拍着电影就是活着,他对电影真有一种狂热的酷爱吗?

    王朔:他的生活可以说就是电影,他要是拍不成电影,我想,他会痛苦而死。所以,就是活着,可能是他的首要问题。活着,拍电影,不择手段地拍,不择手段地活。

    老侠:还有一些导演,自称是民间立场,独立制片人什么的,像张元这样导演的片子,你看过没有?感觉如何?

    王朔:我看过张元的片子。我最喜欢他的,就是写一个酒鬼,两个儿子,唉呀,那酒鬼,演的吧真是原汁原昧,就是一个神经病,他杂乱无章,但那里真实的东西会对你有冲击。你平常也可能酗酒,但你不会那么神经病。他就是那么杂乱无章。那演员本身就是精神错乱的,他很难控制,就是他到那儿就那么演。不经什么加工,就把好多人性中真实的东西记录下来了,容不得你导演去说戏,容不得你在此调度,用你的想法强加给演员。演员都疯了,是真疯,演员疯了,一家人演一家人,在拍的过程中,家人之间的真实情感新仇旧恨全都出来了,那话说得真他妈的给劲。那不是写台词,所以给给劲!那里有儿子他妈唠叨他爸,互相之间什么的。我觉得人性的真实一经出现,特别是在艺术中,就特别震撼。

    我现在觉得,有时候,生活真实即是艺术全部。我现在有这么一种观点,真实的力量真的是比精心构造的完美。后来张元的《东宫西宫》我就不怎么喜欢了。其实,这个故事说起来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是,他比较戏剧化地拍,甚至想强拧着形成一个故事,一种方向,叙述的方向,那就显得导演的能力有点儿捉襟见肘了,时不时要停下来考虑。他又想加进很多风俗的东西,显然是为了去国际上拿什么奖的,但在一个残胜的故事结构中,溶不进去。所以他就要往回走,回忆的镜头就开始多。另外,拍好片子有时钱多未必是好事。张元的拍时没什么钱,所以很多技术上的东西只好从简了,歪打正着,他那个故事就是不能有过多的人为技术在里面。等到《东宫西宫》,他的钱多了一点儿,他就可以布光呀、置景呀,所以我看惯了他没钱时拍的东西,也看惯了许多有钱导演拍的东西,他一有了点钱,就想做得更精致一些,结果处处感觉到人为的痕迹。就是那种演员一进来就处在一个布置好的空间里,这种感觉,肯定不行。

    老侠:你觉得第六代导演与第五代相比有什么不同,在艺术上有独到的地方或优势吗?

    王朔:他们的片子我看的不多,除了张元的,还看过贾章柯的《小武》,还可以。第六代的电影给我一种什么感觉呢?

    我觉得他们有一种天生的东西,他们靠天赋在拍,在这一点上,正是他们与第五代相比的可贵之处。他们没有第五代那种老奸巨猾。你别看第五代,甚至都不到五十岁,但就透着那种老奸巨猾……

    老侠:现在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人就已经很老奸巨猾了,似乎越年轻越老奸巨猾。

    王朔:那种老奸巨猾,在技术上的把握那种纯熟呀,包括基调上的控制呀,演员的控制呀,不管他用的是专业演员,还是非专业演员,他们都控制得滴水不漏。

    这种电影,我就觉得没活气,一切都是导演观念的道具。

    老侠:这种老奸巨猾的控制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达到了极致。

    王朔:第六代的,凭本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美人赠我蒙汗药简介 >美人赠我蒙汗药目录 > 第十一篇 导演能坚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