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0257 怎么跟原来的货不太一样】
发现这位白发苍苍的考生时十分吃惊,立刻上奏皇上。

    道光帝高兴地认为这是“人瑞”,当即赐老人国子监司业的官衔。

    不过清代科举贯彻着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

    鸦片战争后,科举开始设置新科目。光绪十三年,算学被列入考试科目。光绪二十五年,设经济专科。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发布上谕规定答卷一律不准用八股文。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废除。

    明清两代的武举也是童、乡、会、殿四试,考试的主要内容都是马步射加策论。评判标准也如出一辙,策论成绩压倒一切,深入骨髓的重文轻武。

    万历年间曾有大臣提出武举应该增加现场排兵布阵指挥火药武器作战的考试环节,以及策论加考天文地理和军事科学的内容,但没有被采纳。

    清代武举的武艺考试环节难度全面升级,不过没什么用,该挨打还是照挨。

    总的来说,韦宝还是觉得科举是不断在发展的,显然,在明朝想‘搞点花样’,似乎比清朝容易一些。因为漏洞多一些。这漏洞,主要是指流程上的漏洞,考官身上很难找机会。

    但是到了清朝,流程更加科学,漏洞更少。但是从考官身上更容易入手。再加上有民族压制的成分在,总的来说,韦宝更加喜欢大明的科举。

    韦宝是从来没有想过如何下苦功的,至少,时间上他就没有办法,离科考还有几天功夫了,现在就是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每天不眠不休,不吃不喝的学习,这几天功夫,也不够用呀。

    再说,韦宝在现代就烦透了,难不成,跑到大明来当个书呆子?学个满嘴的之乎者也?

    不在下苦功上花心思,便只能在舞弊上下功夫了,韦宝想好了很多策略,并且在家里的时候,都在忙乎这些事情。手机上存满了所有科考相关资料,并且全部txt格式化,方便作弊,方便索引,这都是为即将到来的科考做准备的。

    “芳姐儿似乎很关心公子呀。连公子找私塾蒙学的事情,她都替公子想到了。”王秋雅道。

    韦宝微微一笑:“没有办法,人长得帅。”

    王秋雅和徐蕊闻言,都噗嗤一笑,两女捂着嘴,笑的花枝乱颤的,没有想到公子自我感觉这般良好。

    韦宝呵呵一笑:“随便说个笑话,你俩就这么高兴,这笑点是真低。”

    王秋雅和徐蕊因为长期随侍在公子身边,知道沸点、熔点,却还是头一回听说笑点,但立时能会意,更觉得好笑。

    “芳姐儿似乎是对公子有意。”徐蕊凑趣道:“是不是该恭喜公子,又有一位红颜知己了?”

    韦宝笑着摇摇头,“有没有意思先不说,她爹要找的是举人女婿。你们觉得我像是能中举人的么?”韦宝遂将芳姐儿她爹孙九叔的愿望说了。

    “她家也不过是开酒楼的商户罢了,要求恁的高?”徐蕊有些不忿,“那芳姐儿找女婿的事情,怕是麻烦了。”

    “你对我这么没有信心呀?”韦宝笑道:“看样子,你从来不觉得我能中举?”

    徐蕊闻言,急忙辩解:“不是,不是的,公子不要多心。”

    韦宝呵呵一笑:“急什么?你是我的女人,说什么我都不会生气的,正常说话,不用这么拘束。其实,我也没有什么信心,连考童生,我都心里打鼓哩。”

    他知道接触的时间长了,人家徐蕊自然会对他的才学有所了解。在科技知识方面,韦宝的见识自然完爆这个时代的人,现代的普通人,到1624年来,只要是有初中高中的学识,而读书的时候又不是太过放水的话,大都能完爆这个时代的人,这没有什么好骄傲的。

    倒是韦宝对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明鹿鼎记简介 >明鹿鼎记目录 > 【0257 怎么跟原来的货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