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0300 秀才公】
花朵,装成花帽者。”

    可以想象,那些在书本中很严肃的宋代士大夫,把彩花戴在头上,而人们按照他们插戴花朵的颜色、大小、质地的不同,而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的情景。

    宋代,国家虽久经战乱积贫积弱,但统治者是通过政变上台的,缺乏汉唐朝廷的励精图治精神,贪图安逸纵情享受。簪花作为一种在宫廷和民间都十分广泛存在的风俗,因为宋代统治阶级的推广,又被赋予了奢华内涵。

    “司马光)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簪花在宋代,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符号。

    宋代皇帝赐花,已经形成一种制度,比唐代的记录,更加详细,而且赐花已经礼仪化。

    宋史卷一百一十三:“前二刻,御史台东上阁门催班,群官戴花北立,内侍进班奇牌,皇帝诣集英殿,百官谢花再拜,又再拜就坐。赐贡士宴,名曰闻喜宴)少顷,戴花毕,与宴官诣望阙位立,谢花,再拜屹,复升就坐。”

    由这按部就班的礼节,可以看出,宋代的赐花,已经从唐代皇帝表示对臣子的宠信,变成了一种礼仪。

    唐代时,菊花已经成为了祝寿的重要角色。

    新唐书“凡天子飨会游豫。为宰相及学士得从秋登慈恩寺,献菊花酒称寿。”

    从宋史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出,簪花在拜寿中是一个重要角色。

    宋史卷九十九:“导驾官自端诚殿簪花从驾至德寿宫上寿,饮福称贺,陈设仪注,并同上寿礼。”

    卷一百一十二:“是日早,文武百僚并簪花赴文德殿立班,听宣庆寿赦●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文武百僚文德殿拜寿称贺。”

    卷一百三十:“请庆寿行礼日,圣驾往还用乐及簪花。”

    这正与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所言的“令人长寿”,有文化继承关系。

    所簪之花的种类有:生花和象生花。

    生花,就是真的花;象生花,就是假花。

    姚黄是牡丹的一个名贵的品种。宫花,就是象生花。

    虽然生花价格昂贵,但宋人还是最喜欢生花,遇到辽国使节,才装镊样佩戴绢帛制作的花,表示节俭。“遇大辽使在庭,则内用绢帛花,盖示以礼俭。”

    据考,所簪之花有木槿花、蔷薇、梅花、杏花、棠梨≡莉、牡丹、菊花等样式。

    象生花,也称彩花。一般用罗、帛、绢制造,还有用通草通脱木)制作的花。

    水浒传第五回:“鬓傍边插着一只一枝罗帛象生花。”

    生花,并非一年四季都有,且容易衰败变色,价格昂贵,所以人们使用假花代替。象生花,样式模拟生花,但也有唐中宗赐近臣彩花学士花,唐玄宗亦有赐御花的记载。宋代大致继承唐制。

    和宋朝同时代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把簪花作为了礼仪。

    宋代宫廷的簪花风气,在宋金交往和对峙中,也影响到金国。女真族的权贵们也在典礼宴会上实行簪花的礼仪。

    宋词中,描写男性簪花的作品,比描写女性的多很多倍。

    男子簪花与宴饮紧密结合,更加证明这种宴饮簪花应源自于及茱萸会重阳节)的饮酒簪花之风,及中进士后的赐宴簪花。

    宴饮簪花,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人阶层宴饮时的必要礼节了。

    无名氏调笑令:“指酒指花。头上戴花方饮酒。以花插头上,举杯饮。”

    金国曾是蒙古的宗主国,且元人的官员服饰中,亦有金花幞。

    但是,在元代,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文人发生分化。

    特别是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明鹿鼎记简介 >明鹿鼎记目录 > 【0300 秀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