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郎自大
    历朝历代皇帝是最大的背锅侠,不管国家出了什么问题都是皇帝的错

    无论灾人祸全是皇帝的错,今地龙翻身,明水龙闹事,后旱魃肆虐,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大臣们是牵扯不到皇帝头上的

    皇帝要是碰上好点的臣子,这名声还能好点,否则要碰上那些坏的流脓的大臣,皇帝就倒霉了

    什么埋汰事都能整到皇帝身上

    而大臣呢,哎呀妈,我们怎么可能错嘛,错的都是皇帝谁让皇帝是君权授,祥瑞是老奖赏皇帝的,那灾害自然是警示皇帝的

    李世民登基这么多年,总算是没有多少大臣老往他身上泼脏水了哪像他刚刚登基的时候,屁大点的灾害,也是皇帝的错,谁让皇帝你把你老子赶下了皇位,还杀了你哥哥弟弟,还霸占了你弟媳妇,还把你侄子杀了个一干二净

    算起来李世民也算是媳妇熬成婆了,终于特么不用什么锅都背了,可这下大规模旱灾,还的出来背锅

    好在的是大臣们没怎么往李世民身上扣屎盆子,就魏征上的奏疏指出的问题严重点,他有些贪图享乐,有些奴役百姓重了点

    大旱持续到了七月,庄稼近半面临着绝收,朝廷减免租赋的旨意也传了下去

    这一年的李世民有些悲催,七月大旱才缓解,结果刚安生几八月初一出现了日食

    这如果是单独出现吧也就算了,毕竟光日食明不了什么,哪怕日食是不吉的象征

    可偏偏前几个月下大旱,粮食会减收近半这就足以让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传播些不好的消息了

    民间开始有传言皇帝犯了怒,因为对自己属国进兵攻伐太甚,李唐皇族要遭谴了

    但这种流言也只是在乱世,或者人心不稳的时候造成一定的效果

    可大唐现在国泰民安,只是一次大旱而已,任何流言都不足以动摇百姓的心,更加动摇不了皇族的统治

    尚书省下令各州府严查造谣者,仅仅半个月不到,就已经把流言扑灭了,倒不是官府效率真的这么快,主要是百姓就不跟着掺合,不跟着传流言

    没有生存的土壤,流言根本传播不开,流传不起来,皇帝也安稳的过了一个中秋

    九月的时候,李世民开始调兵遣将,户部,司农寺开始准备粮草辎重

    明眼人都知道大唐对高昌的进攻已经是停止不了了

    因为高昌是在是太能自己作死了高昌王鞠文泰对大唐派去的使节:““鹰飞翔在空,鸡伏窝于草蒿,猫戏游于厅堂,鼠嚼食于洞穴,各得其所,难道不能我们高昌不能自我发展吗?“

    的更直白点就是,蛇有蛇道鼠有鼠路,大家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生存发展之道,我们高昌不准备跟你大唐混了,我们准备自立门户,自己单干,在我们这西域一亩三分地上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发展的很好,你大唐就不用操这个心了,以后你大唐在这片都得靠我们的,而不是我们巴结你们

    话虽然的看似简单,但其中的野心已经足以彰显了其对大唐的敌意,抗拒

    不光对大唐出言不逊,高昌还撺掇薛延陀,派人到薛延陀大三个可汗:“你既然身为可汗,就应与大唐子平起平坐,为什么要拜他的使者呢?“

    挑拨离间

    虽然不用挑拨,薛延陀都已经对大唐心怀大大的不满了,可这话不该是你高昌一个弹丸之地,一个大唐藩属国该,能的话

    十月,李世民从九成宫回返长安

    回到长安,李世民先是把侍中杨师道任命为了中书令,接着又任命尚书左丞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简单调整了下朝堂,李世民让户部,司农寺,工部都加大了准备辎重,兵器等的速度,长安十二卫大军也操练了多日,集结了起来

    因为李世民真的要发兵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梦幻初唐简介 >梦幻初唐目录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郎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