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庙头转机
黄绸整饰,富贵堂皇,正是此次商议的地点---王所乘座船。
卢七率陈玉成、范汝增和几名牌刀手驾着艘船,在王卫队盘查后,护卫着冯绍光登上王座船。
略微寒暄,国义六王和秦日纲、胡以晄、朱锡琨、罗大纲、曾锦谦、曾水源、黄玉昆、赖汉英等国老人,便开始商议正事。
先还是王提议道:“众兄弟,今日国百余大船为礁石损坏,不但众多辎重物资无法携带,连国部众都无法全部水路装运。众兄弟可有何办法,都议议吧。”
西王一如既往地直爽干脆,出了众人心声:“禀王兄,妹婿以为国兵分两路,主力乘坐剩余的船走水路,快行军急攻长沙,此乃国建堂之大事。余下部分辎重、牌尾等,可在一偏师护卫,躲避清妖追击,沿江6行北上。”
众人一听,均觉有理,但余下偏师牌尾等无疑有被抛弃的嫌疑,万一被清妖追上,无力抵抗,下场可想而知。
翼王石达开也觉心中不忍,道:“西王之策虽好,但置牌尾和国将士亲属等人于危险之境。恐为清妖所乘!还望王、东王三思。”
胡以晄、黄玉昆、赖汉英等国老人也纷纷附和,担心偏师不能护卫牌尾等。
北王韦昌辉开口道:“贵妹夫所很是有理,攻占堂才是国最大之事!因此分兵势在必行。但诸位兄弟担心也有一定道理,不如多派些圣兵保卫辎重牌尾,待兵主力攻占长沙后,再迅回头接应,岂不皆大欢喜。”
洪秀全一听,点点头,紧锁的眉间也舒缓不少。
“贵妹夫所甚是有理。听湖南来投的兄弟所,而今清妖在衡州、长沙一带兵力空虚,长沙城墙更是倒塌不堪,清妖头还未来得及修葺,正是父皇上帝赐予我们建立堂的良机。国将士必须加快进军,尽快赶到长沙城,建立堂。正袍的补充也很好,解决了王和秀清的后顾之忧。国兵就水6分兵而行,水军在前开道,6路在后追赶,随时接应,尽快赶到长沙。”端坐次位的东王,轻拍船舱,一句话敲定了应对之法。
“那众兄弟再看,由谁担任偏师主将,带多少兵,保护辎重牌尾和女营等人。”东王继续道。
众人闻言,均沉默不语。任谁都知道,这偏师主将,无甚功劳,却危险万分。
坐在下手的胡以晄打破沉默,开口道:“若王、东王允许,以晄愿担此任,率一千偏师护卫辎重牌尾,尾随国主力到长沙。”
王洪秀全大喜,刚想夸赞胡以晄,但转念一想,胡以晄是他在军中能领兵,为数不多的亲信之人,且武艺高强,曾两次救他性命,不放自己身边,万一有危险,自己如何抵挡?不由犹豫起来。
东王杨秀清道:“以晄兄弟不惧危险,自告奋勇,秀清甚感欣慰!但以晄兄弟平素从未接触辎重牌尾诸事物,恐不是最合适。”
朱锡琨和曾水源顿时明白了东王言语中意思,两人一起联声道:“王,东王,锡琨(水源)以为偏师主将由南王担任最为合适!南王乃国柱石,威德高远,素掌国辎重牌尾,更兼后军主将,国行军,素后军断后,均井井有条,从未给清妖以可乘之机。”
王洪秀全一听不由皱皱眉头,他虽不想南王势大压主,但一直以来南王都是惟他是从,助他良多。他当然不想失去南王的扶助。
东王杨秀清见心腹明白自己意思,提议南王,心中暗喜,但面上却颇为难道:“南王虽是最为合适,但南王乃国千金之躯,岂能如此行险,还是再议议吧。”
“王兄、东王兄,云山愿为后师主将,将诸位牌尾兄弟及辎重尾随国主力,顺顺当当带至长沙,替国分忧。”冯绍光见此机会,哪能不抓住?他在过了蓑衣渡后,便苦思脱离王东王二人的计策,暗中使曾观澜领十余名细作,在**中散布长沙等处兵力空虚、城墙倒塌不齐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