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32
    大臣单独见了刘协,是单独,是因为黄门是不允许旁听的,至于侍卫则是在屋外守着。大臣道:“陛下,在读书呢!”刘协不以为意,道:“不读书又能干什么!”大臣一喜,道:“难道陛下就不想干些别的么,比如……”大臣指了指刘协身旁的那方玉玺。

    刘协眯了眼,这段时间董卓的“对症下药”,让他在帝王术上有些长进,孩子遭了大难本就早熟,他看了看这位董卓手下的亲信,似笑非笑的道:“凡事有相国!”大臣道:“但相国不是陛下!”

    刘协道:“你想要什么!”大臣自觉失了分寸,再也不敢把他当成孩子,心翼翼的道:“不是我想要什么,而是陛下收回本应属于陛下的东西!”刘协道:“你的口才不错!”大臣道:“下终究是陛下的,但如今相国他过了分!”刘协闭起了眼睛,道:“所以呢!”大臣见他不上钩,咬着牙道:“陛下难道不想为兄长报仇么?一纸诏书……”

    刘协清冷的嗓音响起:“够了!今的话我就当做没听见,你记住,没有下一次!”皇帝打走了大臣,心里不自主的想起那个早晨……

    董胖子阴着脸,跪在他身前道:“陛下,此事绝无可能是臣所为!臣本卑鄙(出身低),当大位已为下人所瞩目,若行此事,岂非下群起而攻之!”刘协不傻,虽然还是有些怀疑,但事后接受了他的答复。如今想来,董卓确实待他不错,当时的事情也是疑点重重。

    袁术吃了瘪,自然就哑了火,他所缺的就是进京的名义,可惜皇帝不给他!只是没想到的是,他看不起的那名庶子,又一次干了下震动的事情!东郡太守乔瑁诈称三公手书,讨伐董卓(此处按史实)!

    非常符合世家的手法,让手下卒打头阵,自己躲在幕后,野心家得了三公诏书后纷纷响应,下震恐!渤海袁绍、南阳袁术、冀州韩馥、豫州孔伷、兖州刘岱、河内王匡、陈留张邈、广陵张、东郡桥瑁、山阳袁遗、济北鲍信、陈留曹操、北平公孙瓒、荆州王睿、长沙孙坚共十五路诸侯,北海孔融虽未至,但也派武安国(姓武安,单名国)率军前来(注:史实中无公孙瓒,孔融因青州黄巾作乱未出场,陶谦马腾都是挺董派)。可笑的是这所谓的十五路诸侯,竟然没有一家姓刘!要知道下九州中,两州的最高长官都是姓刘(益州刘焉,幽州刘虞)!不得不,这实在是个讽刺!白了,这就是袁家和董卓的战争,野心家们新一轮的分果果!

    袁绍等人不接受董卓的官职,自封为车骑将军等,但为了取得大义,袁绍上表称陈留王为伪帝,又表称幽州刘虞有德望,可为皇帝!并令陈琳写了一篇檄文,历数董卓罪状——夜宿皇宫、诛杀皇族等等……若是不清楚的人,还以为洛阳当官的人都是傻子,这么多的罪行,为啥还不让他下台,接受皇帝的制裁!

    刘虞自然是不可能接受“袁绍的好意”,但董卓的名声此时实在是太臭了,他选择了观望,事实上有很多的州县也选择了观望,毕竟袁家的影响力就算再大,也大不到整个大汉的版图!

    董卓仅仅是有些乱而已,他早在曹操“出奔”的时候就有所觉悟了,袁绍袁术等人都在外地,很难不起异心。董卓一方面令人布置关防,另一方面悄然从西凉处调军,一名十三岁的少年郎随着大军入了关中……

    不同于西凉的荒凉,关中的富饶,令少年郎羡慕不已,年老的马成道:“大郎君,若是到了雒阳,人还多哩!”少年郎姓马名,与其随军入关见识下诸侯,不如是作为人质,当然等到讨董联军散了,他也回西凉了。

    马虽是马腾的长子,不过却是羌女所生,不为马腾所喜,他喜爱的是幼子马铁,而且马铁也是嫡长子。董老大招呼了一声,他这个弟自然是呼应了一番,正好马要见识世面,马腾干脆就放手,雒阳奇人多,不定马此行会有所奇遇!草原上的狼不经过风雨,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简介 >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目录 >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