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恰同学少年(一)
,晨光熹微。顺府良乡县北河乡黄洛镇中的一处客栈里,乔如松、张四水、柳逸尘忧心忡忡在房间中休息。三人几乎彻夜未眠。

    今是他们离开书院的第三。他们还不知道昨夜里书院面临的巨大危险。离开时,书院的形势暂时稳定。

    他们忧心的事情还没有见到总督救灾事务的朝廷名臣齐驰,求得粮食支援。

    当日到镇中,衙役和吏将他们的情况报上去,总督衙门安排他们在这家客栈中暂住,等候召见。毕竟,六七百人的灾民需要救助,是一件大事。

    否则,他们几个书生,身上只带了几两银子,想要在汇聚了大量人马、物资的镇中找一间客栈休息极不容易。黄洛镇已经成为京西地区的赈灾中心。

    同行的两名乡民,在闻道书院无家无口,已经在官府的安排下重新安置。他们也不愿意再回到闻道书院过吃不饱饭的日子。双方在镇中就此作别。

    上午时分,总督衙门一名吏到客栈里传讯。将乔如松、张四水、柳逸尘带到临时设在镇中一家酒楼中的总督衙门。这让三人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总督衙门中人来人往,又保持着安静。三人被一名书吏带到酒楼东厢房的一间雅间中,出面接待的是齐总督幕府中一名姓曹的幕僚,长须短脸。其貌不扬。

    曹师爷和乔如松三人谈了大半个时辰,摸清情况后,沉吟着道:“根据几位友反应的情况,贵书院情况稳定,总督衙门暂时无更多的粮食调配。这样吧,我拨一艘船,送你们回去,先通消息。情况如果有变化,立即来总督衙门报告。”

    “诶,大人,这…”

    曹师爷笑一笑,道:“不要了,就这么定了。来人。”一名吏进来候着。

    约半个时辰后,临近中午时分,乔如松三人在总督衙门的安排下,从黄洛镇中的临时码头准备出。码头处漂泊七八艘临时征调的船。

    这时,一名五十多岁的青衫老者从镇中匆匆赶来,喊道:“几位友可是去往闻道书院,带老夫同去。”

    “正是。老先生去书院何事?”

    “老夫姓沙,要前去书院访友。不知道贵书院的山长张伯玉可好?”青衫老者气度不凡,话几句,和吏办了交接,登上船。

    一行四人交谈着,坐船前往被洪水困在山中十几的闻道书院。

    …

    …

    设在酒楼中的总督衙门忙忙碌碌。酒楼后的院落正厅中,一名四十多岁的官员穿着常服在案几边处理着事务,方脸长须。气度森严。

    进去的书吏都是心翼翼,战战兢兢。齐总督海内名臣,手段凌厉。此次总督救灾等事务,他们不能不打起精神来做事。

    齐驰将手里的一封文书丢在案几上,面沉如水。各地反馈回来的情况不大好。户部的救灾粮食按照惯例被剥去三成。令他左支右绌。而大水将退,官道被毁,救灾难度将加大数倍。

    曹师爷进来,行了礼,略微等了一会。

    齐驰问道:“事情如何?”

    曹师爷道:“东翁,闻道书院内士子们安然无恙。无一人损伤。还借了山中潭柘寺的粮食,救济了周边乡民六七百人。暂时无忧。我派了艘船将几名童生送回去了。”

    齐驰点点头,拿起茶杯喝茶,没话。

    曹师爷道:“张伯玉京师名儒,然而昔年一封奏折,为当今圣上所恶。军机处何大学士屡屡推动他出仕都未成功。症结、缘由可知。东翁对闻道书院不可太近。”

    齐驰面无表情的道:“本督救灾方略:重治水,其次复煤。其次安民。与陈年旧事无关。”

    曹师爷心里笑了笑。他这位东翁,心里还是清楚的。

    …

    …

    八月初七,晴。

    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奋斗在红楼简介 >奋斗在红楼目录 > 第一百零七章 恰同学少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