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半阙
掀起惊涛巨浪,贾环朗声吟诵道:“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立洪灾饥潮,辛亥年秋。”

    吟诵完,贾环心里的情绪释放一空,疲倦感连涛般涌来。粮食到了。他终于可以放下身上的担子好好休息。地之威,浩荡莫测。但人定胜!主席过:与斗,其乐无穷…

    突然间,晕地旋的感觉猛烈的袭来,贾环眼前一黑,思维断片,手中的木棍落地,人往前栽去。

    正准备评诗的山长张安博、沙提学、叶讲郎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懵。随即反应过来。站在贾环身边的乔如松、罗向阳忙将一头栽倒的贾环抱住。

    在一瞬间,书院门口的台阶处顿时一片混乱。所有人纷纷焦虑的涌上前去看贾环的情况。

    怎么会这样?

    “贾环。”

    “贾院。”

    “院。”

    “贾兄。”

    然而此时,贾环已经人事不知,意识陷入混沌中。

    …

    …

    八月十四日,闻道书院的弟子乔如松、卫阳、许英朗、柳逸尘历经挫折,将第一批二十多辆马车约4石的粮食运到。

    后续还有大批的粮食运进来。仅仅是龙江先生一人,就承诺捐赠1石粮食,三后会派管家押运过来。龙江先生在偿还贾环的人情。

    但伴随着这个好消息,还有一个令闻道书院所有人难过、心情沉痛的消息:书院救灾的领袖、核心人物,院贾环在书院门前突然昏倒。

    贾环连着两未醒,病情一度异常危急。幸亏妙峰山潭柘寺的智尘大师精通药理,全力救治。

    中秋节过。贾环留下来的赈灾体系平稳运作。粮食被用于赈济灾民。灾后的防疫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东庄镇的重建工作缓慢进行。书院情况稳定。

    八月十七日清晨,启明星还在空中。晨光淡淡,地间幽静难言。秋露清寒。闻道书院大门口,山长张安博一身石青色鹤氅,送北直隶提学沙胜出来。

    沙胜一袭青衫,拱手道:“伯玉兄,留步。”

    他已经决定将辛亥年北直隶顺府院试时间定在十后,八月二十七日。此时,须得离开闻道书院了。

    张安博长叹一声,神情郁郁,道:“叔治此去一路心。”

    智尘大师已经将昏迷的贾环就醒。但要求贾环静养三个月。无论如何,贾环都不可能参加今年顺府的院试。这让他心中,对贾环充满愧疚。

    他很清楚的知道贾环的想法,非常的渴望在今年进学,取得秀才功名。据文台(叶讲郎),贾环在贾府里的处境不佳。

    沙胜和张安博私交甚笃,多年的老友。否则也不会冒着水灾来闻道书院。知道老友的心思,安慰道:“伯玉兄,你那位弟子诗才授。那半阙沁园春有书生慷慨激昂之气!心中自有格局。必定会随着此次闻道书院赈灾,传遍下。”

    山长张安博喟然一叹,“相比于文名,我想他更希望去参加院试吧!”

    沙胜笑道:“贾友,心志坚定,手腕凌厉,才能高绝。实话,没有这几日亲眼所见他的功劳,我必然是黜落他的卷子。”

    “这是为何?叔治忧惧士林抨击你提携神童?”

    沙胜洒然一笑,“区区士林物议,我岂会畏惧?实则是你这弟子才智高绝,若是科场猛进,他日必为权相。我心有忧惧。”

    这话看似贬谪,实则是褒扬。称赞一个九岁的少年日后要成为大权在握的宰相,这是对其能力非常高的评价。犹若当年明朝顾璘将犀带增送给16岁的张居正时:“子他日不束此,聊以表吕虔意耳。”

    盛赞张居正有宰辅之才。

    山长张安博畅快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奋斗在红楼简介 >奋斗在红楼目录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半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