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声浮云
授童生学问。

    深夜时分,大雪纷飞,外面的世界一片雪白。贾环和叶鸿云在他的寝舍中秉烛夜谈。

    喝了口茶水,贾环微微有些犯困,笑问道:“先生以为我的这些想法如何?”

    叶鸿云此时脸上不再有郁郁的神情,心情舒畅的笑道:“你的改革太激进。恐怕山长都会有意见。不宜操之过急。我择一二先试行之。”

    贾环见解决叶讲郎的问题,笑着打个哈欠,告辞离开,回去睡觉。叶鸿云在灯下奋笔疾书。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等他停笔时,已经大亮。

    第二上午,新任山长叶鸿云召集闻道书院所有的秀才以及唯一的进士何经业讨论书院改制的一些问题。随即,书院中就有消息传出来。

    但这些都不和贾环没太大关系。他现在是童生。但实际上,课业都是按照考举人的强度去学习、练习。

    贾环在书院内舍中刻苦攻读。时间在缓缓的流逝。

    …

    …

    自八月份京西洪灾结束以来,沙提学为贾环在京城中扬名:英姿少年,雏凤清声。随后又有朝廷名臣,都察院右都御史齐驰委九岁的贾环以重任:宛平县赈灾副使。并称赞:下闻名下之日不远。

    贾环的名声,飞的向大周朝南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传播。一共有三重:第一,少年神童,精明能干;第二,诗才授,有数名篇;第三,美人词写的极佳,在士林、青楼中极有名气。名妓都想求诗而不得其门。这其实算是八卦。

    腊月十二晚,大周南直隶应府金陵城中,大周文坛盟主、南京礼部尚书方望方凤九在莫愁湖胜棋楼举行文会,南直隶名士荟萃,美人如云。二十多人参与文会,场面盛大。士林瞩目。

    席间起朝廷的事宜,起京西水灾,起近日来流传到金陵城中的几名篇。有几位名士在抨击,少年神童历来为大周士林所不喜。士林并无褒扬神童的风气。有几位名妓则是笑着愿意自荐枕席。各自笑谈,诗酒风流。

    酒楼宴会主位上的方凤九是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容貌清瘦,衣着简素,拿着酒杯饮酒,点评道:“诸位,老夫以为沙叔治,腐儒也。既然有才,为何不朱衣点额?”

    有人道:“望溪先生,本朝并不无褒扬神童的风气,若是九岁进学,未免太过于惊世骇俗。然,此子亦有自知之明,托病未下科场。”

    方凤九不以为然的道:“为国选材,如何不选?本朝无褒扬神童的风气,为何不从你我开始?太祖之法,如今朝廷还有多少在执行?若老夫为大宗师,必点其为案!”

    这句话一出,倒是在士林中激起很大的风浪。褒贬不一。这是文坛盟主的待遇。不管是支持或者反对者都承认,方凤九这话很有大魄力。

    正如名相王安石所言:道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大周,确实到了需要改变一些规矩的时候了。士林中的有识之士,对此已经有些共识。

    …

    …

    贾环对他自己的名声传遍大周的文化圈并没有察觉。他现在还只是个童生。蜗居在妙峰山脚下的书院读书。消息并不通畅。当然,知道了,多半是一声苦笑。名声对贾环来,累赘大于收益。这让他面对名声时,总是有些游离的态度。

    腊月十八日,龙江先生下帖子邀请贾环参加在香山脚下他的逸兴山庄中举办的酒会。届时,京城名士、名妓、富贵公子云集。贾环推了这次聚会。

    雍治九年腊月二十一日,钦监选定吉日,官署封印,诸生散馆。放年学。

    贾环于二十五日启程从闻道书院出,前往香山脚下的逸兴山庄拜会龙江先生,向他赔罪。另外,他准备回贾府一趟。装下孝子贤孙,磕三个头就闪人。他今年春节依旧不回贾府。顺带,他要将晴雯、如意接出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奋斗在红楼简介 >奋斗在红楼目录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声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