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十八章 论策(二)
称得上战略家、军事家的大人物。就是他一手修建的关宁防线,为大明延续了二十几年的命脉。他坐镇辽东期间,辽东安宁无比,后金根本连进攻的念头都没有。总之,他有当朝文官所没有的眼光和战略。虽然他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可算是大明仅存的尚还清醒的文人之一了。

    算起来,孙承宗在启五年自请罢官以来,至今已经在野四年了。不过在野归在野,他依然是崇祯倚仗的智囊。而且根据历史,己巳之变后他会被再度启用,官至太傅。

    总之,这个大腿不可不抱!

    秦书淮当即起身,深深地行了个大礼,道,“原来是孙阁老,子方才有眼不识阁老,实在是孟浪唐突了。”

    孙承宗哈哈大笑,道,“繁文缛节就免了,老夫只问一句,友可以真话了吗?”

    秦书淮道,“阁老面前,自无妄语。如刚才所,大明之患有三,非在阉党,而在辽东、文官、武林三处而已。”

    孙承宗微微颔,若有所思了一会,又淡淡一笑道,“辽东之患路人皆知,武林之患也暂且不,这文官之患倒是新鲜,友可否详一二?”

    秦书淮道,“所谓文官之患,即是文官结党营私,大搞党争。他们奉行非我朋党,其行必恶。试问我大明朝以来,多少有才之士因为文官攻讦而下台的?”

    一提起文官集团,秦书淮就滔滔不绝地大骂了起来。

    明朝末年的文官,从根本上就是资产阶级、官僚阶级利益的代言人,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他们可以是最赤果果、最无耻的维护本集团利益的朋党团体。比如,明末以东林党为的文官集团打着“不与民争利”的道德大旗,坚决抵制向工商业和矿业等征税,却主张对农业征收重税,以此来弥补国库的空虚。要知道明末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工商业者掌握了大量的财富,放弃这么优质的税源,需要向底层的农民征收多少税才能弥补?可以,正是他们的畸形税收政策导致了明末农民起义不断,也导致边关将士军饷不足,间接帮助后金崛起,最终灭了明朝。

    这只是一方面。明末的文官还对吵架情有独钟,不管是百官、辅甚至是皇帝,只要稍稍做的有些瑕疵,一大群文官便会群起而攻之,试想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谁还能大胆地进行改革?

    更让人鄙夷的是,这群文官以“清流”自居,不但空谈理想却无一可行的措施落地,而且到了满清入关后,除了少数几个铁骨铮铮的读书人抗争到底,很大一部分文官都做了他们曾经最鄙视的事情——投降。最著名的当属明末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喊了一辈子的礼仪廉耻,也曾用此攻击过无数政敌,却当清军兵临城下,一代名妓柳如是要拉着他跳河殉国时,竟以“水太凉”为由拒绝了,最后跪在城门口迎接清军入城。连个娼妓都比他有气节,由此可见所谓的“清流”到底是什么样的一路货色。

    秦书淮早已决定,若是有一自己执掌东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洗朝中的文官集团,即便因此背上千古骂名也无不可。

    狠狠地骂了一通,骂的孙承宗的脸色相当难看,秦书淮这才想起来孙承宗也是个文官,而且还是个大文官……

    赶紧解释道,“那个,孙阁老,我并不是您,我的是那些结党营私的文官。”

    孙承宗淡淡一笑,道,“无妨。老夫让你真话,你便是了。”

    两人相谈甚欢,直至饭馆打烊才依依不舍的告别。

    临走之前,孙承宗送了秦书淮一本书,道,“书淮友,此番匆忙不能与你畅聊,不如十日之后,我们在京师柳是书馆再见如何?”

    秦书淮求之不得,便立即道,“子遵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东厂督公简介 >东厂督公目录 > 第十八章 论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