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31章 早安,山城。(6)
有个妹妹吗?她还在上学吗?”张伯苓不愧是教育家,对孩子那是格外的关心。

    鲁西华道,“之前在津卫上了六年的私立三八女校,读完了中学,准备上您办的南开大学,结果被我拉倒山城来了。”

    “那她现在呢?还是要读书好!”张伯苓苦心劝导鲁西华不能放松妹妹的教育,只有读书才能救华夏,才能发展华夏。

    鲁西华没回答,陪着老先生穿过一道江南风格的围墙,来到了区的另一个部分。这里没有多的喧闹,更多的是假山、凉亭、大树、鱼池,遍地是野花和草坪,仿佛来到了公园。几个孩子跑着从两人身边擦过,似乎在玩着游戏,几个老人在树下的石桌上下棋读书,有的拉着胡琴唱戏,一切都显得安逸和平静。

    “这里有十栋楼,每栋四十户人家,现在住着一百来户人家,五百多人,都是有正式工作的居民。”鲁西华介绍道。

    张伯苓睁大眼睛看着这一切,他实在想不到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华夏西南的山城乡下,竟然有着一个这样的世外桃源。恬静的居住环境,方便的出行条件,丰富的购物资源都集中在区内,出门几步路就能买到想买的日常用品和各类吃食。

    虽高档商品依然需要进城才能购买,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这个区就是梦想。相信学校的老师住在这里,每不用为柴米油盐担心,不用为搬家访友担心,闲来和几个老朋友在树下喝茶论道是何等惬意之事,这让他想起了纽约的中央公园,这个占地5亩的型花园就是这400户居民的堂。

    “这里真的只要每月八块?”张伯苓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房租八块,物业管理费块,水电块全包,一共每月1块,押金四十块。不过只占您手下教师工资的10%,您看怎么样?”

    “你这每家每户还通了水电?”张伯苓有些不信。

    鲁西华点头称是,“每户六十平,带有一间客厅、三间卧室和一间卫生间附淋浴。水是自来水,每间屋都有电灯和插座,家里有电器的也可以使用。更有一个十二平米的阳台,无论是晒衣服、喝茶、打麻将都可以。”

    张伯苓点点头,十三块在津卫只能住窄窄的老式房子,这里安全和卫生、空气、环境远远超过了津卫的租界,他想也没想过学校的教师能住到这样的房子。

    张伯苓正在思考,就听见头顶响起了一阵音乐,抬头一看,是个挂在树上喇叭,咿呀咿呀的放着歌,正是这些年来流行大江南北的四季歌,“这是电台广播?”

    “区的广播,贵校的老师要是愿意,也可以兼职来区广播站做播音员,我们现在正缺这方面的人,有工资的。”

    鲁西华话音未落,一个悦耳的女声在歌声之后响了起来,“区居民们,区居民们,大家好。现在是上午十一点整,报纸摘要时间”

    “我妹妹,喜欢唱歌。我就让她兼着播音员了。”

    “啊!”张伯苓已经对这个区彻底惊呆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真摘星拿月简介 >真摘星拿月目录 > 第31章 早安,山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