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风摇杂树管弦声
人,却也未必是淑妃谋害她。皇帝追查此事,又怎会无结果?以他之精明,不可能不知其中究竟,却想不明白实情究竟如何。
我想起那玉钗,问蓝笺道:“那支玉钗现在何处?是你收着么?”
蓝笺滴泪道:“皇上见是绿绮姐姐遗物,已命人随葬于她身旁。”
我心中暗叹,他若早知有此一日,定会后悔不该赠她那玉钗。自己心中亦是惊惧,那玉钗我同样有一支,他现下对我之宠爱是毫无顾忌,六宫侧目,我位分虽高,明里众人对我皆有所忌惮,却难躲伤人之暗箭,绿绮便是前车之鉴。若是在宫中树敌太多,成为众矢之的,分明是自寻死路,否则便要处处提防,时时当心。我决不能将自己陷入如此境地,必须找到可以与我共同进退之人。虽然现下结交任何人对我而言都是极其艰难,但我自有我的方法,最要紧的,是尽快找到如此人选。
宫中一众妃嫔,我并不了解,仅是见过数面而己,我还需要时间。思及此处,我对蓝笺言道:“去两仪殿。”
淑妃所居两仪殿,我尚是首次造访。
我所居的飞霜殿原是玄宗皇帝昔日的梅妃故居,离太极殿并不远。飞霞殿中的陈设古色古香,精致上乘:院中遍植梅花,朱砂绿萼等名品亦在其中,冬日雪中幽香远逸,因此飞霞殿虽不富丽堂皇,但自有一种清雅之韵。
我料想淑妃本是绝色佳人,且在六宫之中地位最高,她居所之内应是流光溢彩,华丽纷呈,极尽奢华。
进入两仪殿中,举目四顾,只见正殿之中一应诸物,皆是朴实无华,帐幔座褥大都是淡紫之色,除为皇帝所设御座之外,丝毫不见皇家气息,竟是比飞霜殿还要简洁。正殿之中悬挂牌匾对联,我仔细一看,那对联上书:“莫疑波上春云少,只为从龙直上天”,笔迹清秀婉约,但并非皇帝手迹,应是淑妃自己所书,自成一体,颇具功底,我不由在心中暗暗赞叹。
我昔日觉淑妃此人,身上总是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郁,不知是否因皇帝不再宠她之故,但今日目中所见,仿佛她本性之中便是如此。她十几岁进宫随侍皇帝多年,从昔日的东宫太子嫔到今日淑妃,不知为何名分上总是差了一截。当日未进妃位已是十分委屈,如今为皇帝诞育长子又未封后,虽总觉她心中应该有怨,却从未形之于外,而且她对皇帝十分畏惧,不似个性刚强之人。今日见她手书,字如其人,更觉她兰心慧质,极具才华。不禁暗忖,她若是此等人物,那绿绮之事便不会是她下手。今日我已有准备,正要暗中相试。早已有人通报淑妃我前来拜见,淑妃此时己迎出正殿,我忙拜道:“妹妹早日便该来拜见淑妃姐姐,请姐姐恕罪!”
她伸手扶道:“你初进宫来,本是劳碌,又要尽心侍侯皇上,何必拘这些礼数。”
一番寒暄,两人分别落座。淑妃在自己的寝宫中穿着十分朴素,不似在大庭广众之下那般华丽,身着一袭淡紫槿色宫裙,头上仅是斜插一枝凤头金步摇。她与皇帝年龄相仿,如今已近三十,却仍是美丽动人。
我真心赞道:“姐姐如此风华,后宫无人能及。”
她笑道:“妹妹谬赞了。若论美丽,妹妹应是皇上心中最爱之人。”
她身后一名侍女,正是当年云宸殿的紫宣,此时忍不住笑道:“两位娘娘请恕奴婢多言一句。”
淑妃笑视她道:“贵妃在此,你不可胡言乱语。”对她似是极其宠信,便如我对蓝笺一般。
我忙道:“你但说无妨,姐姐身边之人,又怎会随意开口。”
紫宣见我首肯,方才说道:“奴婢等都觉得两位娘娘均是美人,且有相似之处,颇似同胞姐妹。”
紫宣之言确实。相信不只是我,淑妃自己,包括他,应该都会有此感觉。那裴昭仪眉目之间亦与我们相类,但气质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