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七、短缺
视网制定未来政策的讲话,这些话好像是从他的牙缝里挤出来的。他说,“美国广播公司已经决定以后不再进入拍卖市场。”而更发人深省的则是迪勒的对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部总裁伍德的讲话。在拍卖中他几乎失去理智,要与ABC和NBC一比高下:

    开始我们是非常理智的。我们先给这部电影定了一个价钱,定价的根据是它能为我们赚多少钱,然后又在这个基础上留了一点余地。

    但跟着投标开始了。ABC开始出价200万,我回敬了240万,ABC又提高到280万。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都头脑发热起来。我就像一个失去理智的人一样,继续叫价。最后,我把价格出到了320万。那一刻,我对自己说:“天啦,如果我拿到这部电影,我该怎么办呢?”当ABC的出价最后超过了我的价钱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如释重负。

    这是一次极有教育意义的经历。

    类似事件就是联想基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出价,以及事后对此事的反省。由于IBM创造了多个潜在的买家,因此,联想基团为了确保自己成为最后成功的收购者,因此给出的价格已远远高出了所有其他潜在买家的出价。短缺原理的再次验证。

    根据记者麦肯齐的采访报道,当伍德说“这是一次极有教育意义的经历”这句话时,他是面带微笑的。我们可以肯定,当ABC的迪勒发誓“不再进入拍卖市场”时,他一定笑不出来。两人显然都从“伟大的波塞东拍卖”中汲取了教训,但其中的一个却付出了100万元的学费。幸运的是,这也给我们上了一堂极有价值却不是那么昂贵的一课。值得注意的是,笑到最后的是没有得到大家都想得到的那个目标的人。一般来说,当尘埃落定之后,我们会发现失败者表现得像获胜者,而获胜者却像失败者。此时,我们应该对那种引起喧嚣的条件(在这个例子中是对短缺资源的公开竞争)保持特别的警觉。正如电视公司的总裁们学到的,每当我们遇到资源短缺加竞争的魔鬼组合时,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

    不知道联想集团的董事会是否从这次昂贵的学费中学到一些决定人们行为的本质原理。

    怎样保护自己

    正确地感觉到短缺造成的压力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针对这种征兆采取行动。之所以会存在这种困难,部分原因是我们对短缺的典型反应限制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当我们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变得很难得到时,我们难免会有些焦躁不安;特别是在有直接竞争的情况下,我们会热血沸腾、目光短浅、感情冲动。当我们本能的反应在不断地加强时,我们的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却在不断地倒退。在这种冲动的状态下,要想保持冷静并考虑采用哪种应对的方法是很难做到的。正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伍德在《波塞东历险记》遭遇之后所说的,“你完全被卷入了疯狂之中,理性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知道短缺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的方式,并不足以保护我们免遭它们的伤害。因为“知道”是一种认知过程,而认知过程会被短缺引起的强烈感情冲动所抑制。实际上,这可能正是短缺原理效果惊人的原因。当这个原理使用得当时,我们抵抗愚蠢行为的第一道防线——对形势做深入的分析,马上就会全线崩溃。

    假如我们被眼前的局势搅得头晕脑胀,我们就无法利用有关短缺原理的知识来采取适当的方法措施。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也许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按柔道的方式,把这种冲动当做是一种重要的提示,这样我们就能把敌人的力量转化成我们的优势。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依赖对形势面面俱到的认知分析,而是仔细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本能冲动发出的信号。如果在一种让人顺从的环境中,我们能够捕捉到这种冲动的信号,我们就知道有人正在使用短缺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影响力简介 >影响力目录 > 七、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