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把员工当成家里人
    当过服务员的张勇知道,差异化的服务掌握在每一个员工手里。只有海底捞员工能动脑服务顾客,并且不怕犯“错误”——让公司吃小亏,让顾客占小便宜,海底捞才能感动顾客。

    可这事说起来容易,听起来明白,做起来可就难了。怎样才能让这些背井离乡、在农村长大、家境不好、读书不多、见识不广、受人歧视、心里自卑的服务员主动为客人服务?

    张勇说:“火锅是低技术含量的行业,比如,怎么端菜、点火、开门和打招呼,不需要专门技能,一般人稍加培训都能干;只要愿意干,没有干不好的,关键是愿不愿意。大多数服务员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这个待遇低、地位低、劳动强度大的职业,所以干得不好。因此,要想让员工干好这份低技能的工作,关键点不应该放在如何培训员工怎么做这份工作上,而是要放在如何让员工愿意干这份工作的环境上。只要员工愿意干,用心干,你就赢了!”

    我问张勇:“哪个老板不想让员工用心工作?这是全世界老板都想征服的珠穆朗玛峰,可是真正做到的却是凤毛麟角。你是怎么做的?”

    张勇说:“我觉得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人家好,人家也就对你好;只要想办法让员工把公司当成家,员工就会把心放在顾客身上。”

    哦,就这么简单?这不是常识吗?

    家最能触动中国人的神经。中国人真有信仰的不多,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归宿。中国人一生的追求和荣辱都同家连在一起。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公私不分。家的成员很多,地位有高有低,但每个家庭成员都愿意对家作出最大的贡献。

    因此,什么东西同家连在一起,中国人就玩命了。上个世纪50年代,一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歌,把战争同家连在一起,让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军人,竟然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个平手;十几万中国军人的年轻躯体永远地埋在了异国他乡。

    怎么才能让员工把海底捞当成家?

    答案在张勇这里变得很简单——把员工当成家里人。如果员工是你的兄弟姐妹到北京给你打工,你会让他们住到城里人不住的地下室吗?当然不会,因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不忍心让他们住那种通风不好又闷又热又潮的房子。可是很多在北京餐馆干的服务员就是住在北京的地下室,而他们的老板住在楼上。

    海底捞的员工住的都是城里人住的正规住宅,里面有空调和暖气,每人的居住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

    不仅如此,宿舍必须步行20分钟之内可到工作地点。

    为什么?因为北京的交通太复杂,服务员工作时间太长,这些还都是大孩子的服务员需要充足的睡眠。

    由于海底捞租房如此挑剔,可选择的就只能在一些城里好的小区,所以就引起某些“高素质”居民的不满。

    不仅如此,海底捞还有专人给员工宿舍打扫卫生,换洗被单;宿舍里可以免费上网,电视电话一应俱有;海底捞员工称他们的宿舍拥有“星级”酒店的服务!

    让员工把公司当家不是说出来和教育出来的。人都不傻,事实胜于宣传。海底捞这些来自农村员工的被窝里,在北京没来暖气的时候,还有公司给配发的暖水袋!有的分店,晚上还有专人把热水灌进去!是不是只有妈妈才能这样做?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从乡村来北京打工,你一定担心他们路不熟,会走丢;不懂规矩,会遭城里人的白眼。于是,海底捞的培训就不仅仅是工作的内容,还包括怎么看地图,怎么用冲水马桶,怎么坐地铁,怎么过红绿灯,怎么使用银行卡……

    在访谈时,海底捞员工骄傲地告诉我说:“我们的工装是100多元一套的好衣服,.鞋子也是名牌运动鞋。”做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海底捞你学不会简介 >海底捞你学不会目录 > 把员工当成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