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过去 前喻文化和学富五车的长辈
系中,都应该具有某些防范措施,以便能够解决儿童日益滋长的性成熟与仍旧矮小的体形之间的冲突,解决他们的依从地位和尚未完全成熟之间的冲突。有的时候,有些文化形态也能够部分适应孩子们的早熟,比如在渔牧和狩猎社会,那里的孩子们五六岁的时候便能够掌握双亲的生存技能,一到青春期就结婚。有的时候,年幼的男孩子就被要求具有非凡的勇气。以新几内亚的蒙杜古马人为例,那里的小男孩常常被充作人质送往暂时结成联盟的部落。人们要求这些孩子在做人质期间能够尽可能地多学一些,以便能够在兹后的某一天,引导本部落的猎颅队攻入这个村子,但是在较为复杂的社会中,那里的成人角色是六七岁的孩子,甚至十六、七岁的孩子都无法企及的,不过人们会选择其它方法使孩子们适应青春期的延搁。双亲也必须防止他们长期压抑的童年早期性欲的重新爆发。否则,放任就可能成为日后孩子们放纵沉溺的原因。比如,巴厘人一旦听任孩子们成群结伙地闲荡,孩子们就会成为头发蓬乱、不洗澡、桀骜不驯的人,巴松哥的小孩一旦脱离严厉的父亲送往舅家去抚养时也会如此:而祖尼人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的父母为了避免和自己的孩子发生冲突,往往一方面予以放纵,另一方面却请那些吓人的舞蹈者来家里教训那些不听话的孩子。

    如此看来,在每一前喻文化中,如果社会要生存,那么在每一代中都会重演俄狄浦斯情结向男性权威的挑战,在人类的早期社会形态中,这似乎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效用,但在所有已知的文化中,让孩子过早承担繁衍的功能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显然是不恰当的。不应该过早地利用孩子们的成熟,因此,任何地方都有反对乱伦的规则。同时,也应防止由于孩子而使成人重新沉溺于以往的回忆、恐惧、敌意和失望之中,否则将有可能导致孩子们也形成抗拒和毁灭的心态。

    人们可能也会希望每一社会都能发生一些美妙的奇迹——那些谙于事理的儿童毕竟要比那些事事为人左右的伙伴更具优势、更有运气、也更注意对行为的选择。有时这种玄想可能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比如在美国印第安人社会中,年轻人和成年人都渴望能成为呈现幻象状态的人,并认为凡能制造令人折服的幻象的人都将成为领袖人物。天赋是气质、天分和环境雕凿的综合产儿,当个人和其思想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臻成熟之际,天才的出现意味着个人将能够凭借幻象或梦想创进新的文化形态,个人的资质和经验的完美交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功能。在那种既缺乏创造也缺乏变革观念的文化形态中,一些十分微小的变革也需要一位具有超人禀赋的个人去完成。比如,对现存的艺术形式进行一些改革,对新原料的利用进行一些改革,甚至包括如何想方设法扩大战争的规模。在这种文化中,每一点微不足道的变化都需要在具有伟大的科学传统的文化中能够做出杰出贡献的伽利略和牛顿似的天才。

    我们至今仍然未能详知,在那种具有较强的整合性和重复性的社会中,该如何出现变革的生机。我们同样无法得知,在那种扼杀、惩处自发性的社会中,孩子们该如何保持自己的自发性?当所有现成的答案都灌输给孩子们之后,他们是否还会对事物持以怀疑的态度?而面临着习以为常的饥饿和失望的侵扰,他们又该如何继续保持那鲜如朝阳般的希望?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不断地听到人们谈论谁受了精神创伤,哪家的婴儿或孩子被无力抚养或不肯抚养的父母所遗弃,但我们仍然对那些超凡的圣者所知甚少,这也是年轻人不断疑虑的原因之一。

    在前喻文化的社会之中,世代间的关系并不需要过多的温情。在有些社会中,人们希望每一代人能够有所反叛——轻视老年人所寄予的期望,从他们的长辈那里夺得权力。儿童时代可能会使人经受许多痛苦的体验,小孩子可能会生活在叔父和姑妈的恐吓之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文化与承诺简介 >文化与承诺目录 > 第一章 过去 前喻文化和学富五车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