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封贡之路
来写了这本书,其中有很多资料与汪楫的那本可以互相印证、互相补充来看。当然,这本书成书比汪楫的晚,在乾隆二十一年,也就是1756年,琉球的国王去世了,乾隆皇帝就派一个叫全魁的为正使、周煌为副使去琉球册封,那时候琉球即将登位的叫尚穆。周煌等人也和以前一样,觐见皇帝领取指示,提提要求,再选好船只,于1756年的六月初二这天从福建起航,一路去了琉球,一直到次年的二月二十六日才回到北京。他的这次任务也和汪楫差不多,在《清史稿·列传·周煌》中就记载了他这次出使:

    二十年,命偕侍讲全魁册封琉球国王尚穆。寻迁右中允,再迁侍讲。二十二年,使还,奏上《琉球国志略》,命以武英殿聚珍板印行。

    我们这里主要讲讲他写的这本《琉球国志略》,希望对琉球有个更好的了解。这本书共十六卷:

    其卷首于凡例、书目、图绘外,首列御书、诏敕、谕祭文;次则星野、国统、封贡、舆地、山川、府署、祠庙、胜迹、爵秩、赋役、典礼、兵刑、人物、物产、艺文、志余,为目十有六——而各目中有须条析者,列小目附之,分为十六卷。

    这本书记载的内容非常丰富,卷一“星野”介绍琉球的地理、方位、面积以及由福建到琉球的航程情况。卷二“国统”介绍琉球与清王朝的关系实为藩属关系,琉球的历史及与明清王朝历代以来的交往历史,并说明尚氏在琉球的继位传国情况。卷三“封贡”另附招抚恩赐入监诸事,非常详细地记载了明清王朝和琉球的封贡情况。卷四(上)“舆地”附建置疆城形胜城池炮台,卷四(下)“风俗”附形质气候习尚仪节节令服饰舍宇等。卷五“山川”介绍国中岛山海潮风信针路附水泉桥梁。卷六“府署”介绍王府世子府附使馆学校。卷七“祠庙”附寺院。卷八“胜迹”介绍其风景名胜。卷九“爵秩”介绍其官职等情况。卷十“赋役”介绍赋税情况并附钱法。卷十一“典礼”介绍礼制礼节情况。卷十二“兵刑”介绍其兵制律法情况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卷十三“人物”介绍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如贤王、忠节、忠义、孝义、列女、文苑、方外各种人物。卷十四“物产”介绍谷货、蔬果、草木禽兽、鳞、介虫等。卷十五“艺文”介绍其图籍。卷十六“志余”附有前使的各种文字材料,如“使琉球录序”,各次使节的游记、诗词和书序等。《琉球国志略》基本上包罗了琉球国各个方面的内容,是周煌在琉球的所见所闻,并依前使及各家著录情况写成,正如周煌自己所言:“伏念臣自奉使之初,亲承圣训,以前此使臣类有纪录,意存润饰,传闻异辞;兹当就耳目所及,加以订正,务求徵信,无事铺张!……遵即于往返途次及使馆余间,随时采辑,略具草稿;续自回京数月以来,分门比类,以次造竣。”

    周煌说我承蒙皇帝的信任和教诲,出使琉球,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并且是实事求是地记录,没有夸张不实的地方,再参考以前使臣的一些记录,作了些整理,写成的这本书也得到了历史的认可。“是书广征乾隆以前诸录,旁及百家记载,取材详博,考证有据。”所以,这本书的内容是非常可靠的,它有两大特点,也可以说有两大贡献:第一,就是对琉球的官制、赋税、兵制、法律、物产、社会观念等方面作了非常详细的记载。我们就说说琉球的刑法,这本书写了:

    其国刑法,有死刑三:一凌迟、一斩首、一枪刺(用木椿作十字架,捆手足,以枪刺其心令死,即枭于其处,椿倒乃止);轻刑五:一流(流有三等:有配定流置某岛安置,不准放还;有为恶不悛,族人共禀法司请加流罪者,则限以年数,配遣所流之岛。头目等申其改过,许遣还。否则,至期复流远岛,仍前法申遣。再不悛,颠转流于三十六岛外之别岛矣。有犯罪重者,则缚其手足,以独木小舟配遣西马齿山,颠转递至外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琉球之谜简介 >琉球之谜目录 > 第二章 封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