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琉球国的中国元素
穿花把两(翅)扇,金衣惜春残,花际弄管弦、玉(应为“楼”字之误)人,沈醉例(应为“倒”字之误)在太平天、又。
另外,在《天保壬辰新锓中山聘事略》的唱曲中也有《春佳景》。
在《甲子夜话》第38卷所载宽政二年(公元1790年)十二月五日奏乐帖的“第四唱曲”曲目中,有《春大景》,其唱记内容、结构、句式、声韵、亦与《四大景》相似。当为同曲异名。其唱词为:
春色儿娇来,丽客(当为“容”字之误)和,暖气儿喧,景物儿飘飘,美堪怜。花开三月天,娇娆嫩芷(应为“蕊”字之误)鲜,草萌芽,桃似火,柳如烟。士女王孙,戏要(应为“耍”字之误)秋千,青春天一去再不来,请看上苑内,蝴蝶儿对对穿花,把两翅儿扇。清明上景园,和风吹牡丹,玉楼人沈醉,倒在杏花儿天。又。
另外,据《信院殿御实纪卷八》、《琉球聘使记追记》、《琉球人来朝之记》、《琉球人来朝记》记载,在宽延元年(公元1748年)十二月十八日琉球人的音乐曲目中有《春色娇》。据《有德院殿御实纪卷七》的记载,在享保三年(公元1718)十一月十五日琉球人的音乐曲目中也有《春色娇》。该曲目亦应当是《四大景》的同曲异名。其理由是因为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经常有取唱词的开头几个字作为曲名的习惯,而“春色娇”恰好又是《四大景》唱词的头三字。《四大景》曲目在中国见于闽剧曲牌和福建南部惠安县的《北管》之中。在魏朝国、叶景笙整理的《闽剧唱腔一百牌》中,该曲的唱词是:
春色娇,丽容和,暖气薰,景物飘飘,美景堪怜。花开三月天,芍药嫩芯鲜,草萌芽,桃似火,柳含烟,士女王孙,戏耍秋千,暗相谗。春归雨泪淋,愁锁两眉尖,蝴蝶儿对对穿花把翅双展。清明满景园,和风吹牡丹,玉楼人沈醉投在杏花天,玉楼人沈醉投在杏花天。
另,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郑奕奏(1902—1993)生前留下了《四大景》的唱腔录音,其唱词除了个别地方略有差异之外,基本上与《闽剧唱腔一百牌》相同。其相异之处仅在于《闽剧唱腔一百牌》中的“清明满景园”、“玉楼人沈醉投在杏花天”,在郑奕奏唱腔中是“春水映楼台”,“玉楼人沉醉倒在杏花天。”
在惠安县的《北管》中,《四大景》的歌词有四段,其中,第1段是歌唱春天景色的,歌词与前面所列举的各首歌词基本相同,只有个别地方不同。第2、3、4段是分别以“五月五”、“七月七”、“十月十”来代表夏、秋、冬而歌唱夏季、秋季、冬季景色的。由此看来,所谓“四大景”真正完整的应该是像这样歌唱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四大景”。因此,是否可以认为,前面所列举过的《四大景》,无论是琉球王朝时代江户朝贡演唱过的《四大景》,或者是现存于闽剧中的《四大景》,都只唱了春天景色,没有唱夏季、秋季、冬季景色,是《四大景》的简略形式。
还值得注意的是惠安北管《四大景》的歌词,与清代颜自德辑录《霓裳续谱》中的《四景长春》的主体歌词基本相同。该歌词为:
[玉娥郎]春色娇,丽容和,暖气暄,景色飘飘美堪怜。花开三月天,娇娆嫩蕊鲜。草萌芽,桃似火,柳含烟,仕女王孙戏耍秋千。万姓欢,军民瞻圣颜。最喜融和天,蝴蝶儿对对穿花把两翅儿。清明赏禁园,和风吹牡丹,玉楼人沈醉在杏花天。端阳节,斗龙舟,水面锣鼓儿叮咚响。板儿查,多采玉花,佳人偏喜他。采莲船尽都是些富豪家。艾叶灵符鬓边插,着轻纱。沉李并浮瓜,新鲜饮玉茶,水阁凉亭,对对佳人把彩扇儿拿。三伏似火发,薰风透体纱,赏名园开遍了海榴花。七月七,织女共牛郎,一年一度巧成双。银河阻隔郎,天河两岸厢。赏中秋,歌还舞,喜兴儿狂,风吹铁马响叮铛。雁成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