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独一无二的新村,说一不二的权威
实在是打不动了,就互相“呸”,第二天才弄明白,那是姜红豆用“很普通的话”播了一条“最高指示”。

    村规(三):“不许放屁”。这是语录。呼天成说,尤其是八圈。

    注释:凡是外人来参观的时候,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有利于“建设”的话多说,不利于“建设”的话不说。比如,可以说说棉花。

    奇迹:八圈是个“多嘴驴”,老是管不住嘴。他说他是唱戏的,不说心里难受。有一次,上边来了一个参观团,在村里住了三天。那时八圈还在村里挑粪,参观的人一见他,就喊他大爷。八圈是“四类分子”,自然不敢随便就当人家的大爷。于是人家一叫他大爷,他就指指嘴,他嘴上捂着一个破口罩。一连三天,竟一句话也没说!倒是挣了很多个“哑巴大爷”。后来,人走了,他才说,他舌头上长了个疔。

    村规(四):不准打架斗殴、玩纸牌。

    注释:抓住一次,不管是在本村或是在外村,凡参与者在全村社员大会上作检查,全家停电一月。

    村规(五):不准养狗。

    注释(一):呼天成说,咱有民兵。

    注释(二):民兵连长呼墩子说,谁家媳妇几点钟起来尿,谁家的床几点钟响,他都一清二楚。

    四、评议法,又叫“月月红”。

    注释(一):长期以来,呼家堡一直采用“评工记分、按劳取酬”的分配方法。最高分:十分。最低分:五分。年终决算,按分值分红。

    注释(二):也有例外。村中大头,曾是十分劳力,因为大脚踩倒了两棵玉米苗,呼天成说,大头连女人都不如!经群众认真评议为四分半,意为不如女人也。后来,呼天成说,大头还是不错的。历时半年才又重新评议为十分。

    细则(一):“背靠背”。

    注释:“背靠背”是呼天成的又一创造,这也是一次制度化的“思想大扫除”。村中实行评工记分,每月一次。评议方法为“背靠背”。即评议到哪个,哪个就离开会场,去地里转一圈。等评议完后再把他叫回来,当面公布评议结果。呼天成说,“背靠背”就是七喳喳八嚓嚓,可以评议人,也可以评议事,公公婆子二大爷,一锅连皮,六亲不认。

    细则(二):“脸对脸”。

    注释:评议完一个人时,要把他叫回来,当面指出他的缺点与不足,指出不足时人人都要发言。呼天成说,不要“老好好”。谁当“老好好”就给他最低分!彻底杜绝“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坏习气。

    细则(三):“脱裤子”。

    注释:“脱裤子”即为一种自我检查的方法。如果在当月评议中,分被降下来了,那就要当众“脱裤子”,面对众人深挖自己的思想根源。如刘铁锤的儿媳妇,有一段时间出工不出力,“深挖”三次都没过关。后来,她把自己的裤子脱掉,当众让人看她确实是“来了红”,众人这才背过脸去,说:过了,过了。

    五、干部法,亦为“亮相法”,也叫“墙上挂”。

    长期以来,呼家堡也一直采用的是“临时干部制”。“临时干部制”是一种激励机制,凡是在工作中表现突出者,不分老幼,均可成为呼家堡的干部。干部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检验,要像画一样挂在墙上,让群众评议。

    典型(一):比如,呼国庆在年仅九岁时,就曾当过三天的“临时记工员”。十二岁时,当过第三小队的“临时小队长”。十五岁时,当过“大队过磅员”,主管全村分红薯。

    典型(二):比如,徐三妮,也就是“豁儿”。十八岁就当过建新村的“临时负责人”,曾带领全村妇女掂瓦刀上去垒墙。工作极负责,后又选拔为村里的支部委员。徐三妮后来表示宁肯当一辈子老闺女,也永不外嫁(有人说她是嫁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通天人物简介 >通天人物目录 > 第七章 独一无二的新村,说一不二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