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独一无二的新村,说一不二的权威
出去),于是被呼天成命名为“永久支委”。所以,徐三妮成了呼家堡唯一的终身干部。

    典型(三):连“四类分子”八圈也当过干部。有一段时间,因八圈表现比较好,曾当过三天的“厕所所长”,主管全村八个“茅房”。后因他的嘴不把门,胡说八道,又被免职。这充分体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

    干部细则(一):“小孩尿尿”(呼天成语)。

    注释:“小孩尿尿”即为一事一长,专职负责。如倒粪时,就任命一位粪长,粪倒完,粪长也就自动解职。打场时,就任命一位场长,场收完,场长也就自动下台了。

    干部细则(二):“换衣裳”(呼天成语)。

    注释:“换衣裳”是干部轮换的一种比喻。呼家堡的干部从不固定,全村十个小队,干部多采用轮换的办法。比如,在第一小队干一年后,调往第三小队当队长,或是调往第五小队当会计等。主要是为了锻炼干部。

    干部细则(三):“拔青苗”。

    注释:“拔青苗”意为注意培养青年干部,注意培养那些敢于跟坏人坏事作斗争的“二杆子”。比如,金换她娘在分菜时偷摘了一个番茄。金换看见了,就推了她一下说:“你这是干啥呢?”闹了她娘一个大红脸!于是,金换因“心红眼亮”,就被提拔成了分菜组的组长。

    六、学习法,又叫“老三篇”制。

    注释:除了上头布置的学习内容外,呼家堡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老三篇”,可以说是人手一册。在这里,学习分重于劳动分,政治表现分也重于劳动分,所以,每到学习时间,人到得最齐。如秋红娘,小脚,竟主动在会场上扭了一回“老三篇”秧歌,即得到表彰,奖励二十个“政治分”。

    七、奖惩法,又叫“刺刀见红”。

    注释(一):呼家堡的奖励制度种类繁多,多为荣誉性质。如“五好社员”、“先进个人”、“割麦能手”、“种棉标兵”等等,甚至开会时发言积极,也被表彰为“会议积极分子”。如前任妇女主任麦花、村广播员姜红豆等,均是由于发言积极被选拔为干部的。

    注释(二):呼家堡的惩罚制度名目繁多,亦多为“触及灵魂”的性质。如“洗心”,就是在群众大会上作检查;如“醒脑”,就是站在“请示台”前请罪;如“过思想箩”,就是让群众一个个指出他的灵魂缺陷;如“开帮助会”,就是让老太太在晚上讲旧社会的苦,帮助他或她提高。如错误特别严重者,则停电、停水一月,以观后效。

    八、民兵巡逻制度。

    口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注释:因为不准养狗,长期以来,呼家堡一直采用民兵巡逻制度。白天为“老年班”,夜晚为“青壮班”。白天巡逻者佩戴“红袖章”;夜晚佩戴“白袖章”,每人配一四节的大手电筒。二十四小时,从不间断。所以,呼家堡基本上没有失过盗。曾抓到几个谈恋爱的“流氓”,也是邻村人所为。所以,呼家堡人天一塌黑就睡,睡得很好。

    九、婚姻法,又叫“传统法”。

    注释:呼家堡人的婚嫁,除了遵守国家法律外,还要遵守呼家堡的一个特殊规定。不管谁家娶亲还是嫁女,都要接受一次“班子”的传统教育。待娶的媳妇要先与“班子”的人见面,接受传统教育后,方可入户;嫁姑娘也一样,接受教育后,送一套“老三篇”,方可上路。

    十、请假制度,又叫“歇法儿”。

    注释:呼家堡的请假制度,为三审制。请假半天者,由组长批准;请假一天者,由队长批准;请假三天者,由呼天成亲自批准……

    奇迹:在“比、学、赶、帮、超”的竞赛中,妇女们表现尤其突出。万家媳妇生孩子三天下床,下床就上工了,受到表扬。接着,王麦花生女儿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通天人物简介 >通天人物目录 > 第七章 独一无二的新村,说一不二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