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打了01082951332,感觉好多了
    接电话的兄弟应该是东北那旮沓的来北漂的,特逗,听着听着就笑出声,现在感觉好多了。

    还是不想写故事,我就随便写点别的。

    我们来尝试用科学手段解释一下“我是谁”这个问题:

    -

    先描述一下人的共情能力:

    尝试代入这样一个场景当中。

    我偷了我的同桌美女红的一块钱,然后被红发现了,这时我看到了红的表情,我知道了红很生气。

    k,上面是场景。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怎么知道同桌的红“生气”了?

    通过看表情吗?

    看表情当然可以知道,比如红眼睛瞪着我,或者脸红红的,或者气鼓鼓的,总而言之,这些都是生气的表情,于是,我知道红生气了。

    但其实,就算我没有看到红的表情,甚至红还没有发现我偷东西的时候,我就能知道红会生气。

    这里的原因在于,我有一个“共情”能力,我能在大脑中“想象”出红(红发现我偷东西)的场景,这样我就知道了“红”会生气。

    这个“想象”的过程很重要,可以帮我们解释:意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

    -

    好,接着上面的问题接着:

    在我想象红生气的过程中,用网文的话讲,就是我代入了红。那么,我具体的代入红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是在我大脑中,用大约几百万个神经元,模拟出了一个“红的个体”,然后,给这个由几百万神经元组成的“模拟红”,输入一个“东西被偷了”的外界反馈,于是这个“模拟红”做出了“生气”的反映。

    所以我知道红会生气。

    整个过程,虽然用语言文字描述有些复杂,但时间其实很短,是在001秒内就完成的。

    所以我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红要生气。

    --

    你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没关系,这个知识我们下面用的时候你就很容易理解了。

    划重点:我的大脑中,可以模拟一个“红”出来。不用费太多力气,几百万个神经元,就可以塑造一个红的人格(人脑有几千亿神经元,几百万个不算多)。

    这几百万个神经元,都模拟出了红的什么呢?有(长相、身材、表情、发型、以前做过的事情、以前遇见事情的反映(比被夸奖会脸红,被批评会羞愧、被偷东西会生气)、各种各种,),这一项一项的东西,就是红的人设。人设越全面,我就越能完整的模拟出“红”的人格。我脑中的红就和真实的红越接近。

    由于我和红做同桌,所以我非常了解她。那么,要完全了解她,我就需要几百万个神经元之多。

    反之,如果是想要描述不认识的人,比如隔壁张三,可能几十万神经元就够了。张三在我眼中的定义就是(名字张三,性别男),以及大部分普通人都有的特点)。

    到这里,我想表达的问题,可能聪明的同学已经才出来了。

    没错:每一个熟悉的人,在我的脑袋里面,都是用神经元模拟出来的,这些神经元,有多有少。神经元越多,越能模拟出更加真实、更像真人的那个人。

    比如,我很熟悉我妈妈,所以我要在脑中想一下我妈妈,可能需要调用几亿个神经元。

    所以,我们心中住了很多很多的人,通过心中住着的这些人,通过不断的完善这些人,我们建立了我们对于“周围的人”的认知。

    ————

    那我“自己”呢?

    这就是我想的关键问题。

    我自己是什么呢?

    其实,根据上面这一套,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自己,也是一个脑中的人。当然了,组成这个人的神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3级海啸之后简介 >13级海啸之后目录 > 打了01082951332,感觉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