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灌水”和“拍砖”的背后
    “灌水”原意指向容器里面注水,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由于电子论坛BBS的出现,又多了一个“向论坛中发帖子”的意思。论坛的存在和发展就是靠坛友们不断地发帖、回帖。发帖回帖有很多种类型和方式,其中大多数都是一团和气的“灌水”。偶尔会有一个表达不同看法的回帖,看到与自己看法不同的帖子后又予以反击这就形成了讨论或者争论,这就是“拍砖”。拍砖的初衷是提出反对的看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网友的“灌水”或“拍砖”是履行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在拥有3亿多网民的情况下,网络民意占据了民意相当大的份额。网络的开放、便捷、互动以及留言的匿名又可以最大程度上接近真实性。网友的“灌水”或“拍砖”越来越成为党委政府问计于民和领导干部决策的重要途径。在2009年2月3日晚8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通过广东省内主要新闻网站,发布了《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肯定了网民的意见与建议“成为了支持我们决策的重要基础”。并表示,对于共同关心的话题,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也欢迎大家“拍砖”。

    资料链接 《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节选)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广东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一年,也是广东网络发展可圈可点的一年。一年来,无论是抗击自然灾害的建言献策和爱心传递,或是解放思想学习讨论的“岭南十拍”,还是应对国际金融风暴的“梁山伯万言”,以及对各类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热议、对政府行为及政府官员的网络监督,处处都活跃着网民朋友的声音和身影。一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同志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加强了与网民的联系,无论是欢迎大家“灌水”、“拍砖”,或是面对面听取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还是从网友们的帖子中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从而完善决策,都表明党委政府对网民意见和网络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事实上,过去一年省委、省政府许多重大决策,都通过网络征求并吸纳了网友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可以说,广东一年来的发展成就,也凝聚了广大网民的关心、智慧和奉献。在此,我们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如今,铺天盖地的“灌水”和“拍砖”背后,说明了什么?

    第一,舆论力量十分强大。通过媒体,公众针对那些关系到自身利益或者是自己所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包括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政府决策、公众人物言行等,比在传统渠道中会更积极地发言。互联网超越地域、阶层、文化程度的限制,它的互动性和匿名性,都非常适合更多的民众自由表达意见立场。互联网一个突出的优势,是网民思想情感的交流碰撞。在现实世界中由于职业、地域等因素老死不相往来的人群,在网上忽然发现彼此可能拥有相似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偏好,可以进行深入的探讨,可能会引起强烈的共鸣。

    资料链接 2008年网络推动事件改变方向的舆情排行榜

    相关站点及相关网络文章数:网易博客,96

    网络反映:记者孙春龙博客浏览量631231人次,网友向记者致敬

    处理结果:从谎报的“自然灾害”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

    2.西方媒体对西藏“3·14事件”的报道

    相关站点及相关网络文章数:中华网 Anti-CNN网,5825

    相关站点及相关网络文章数:网易、色影无忌论坛、傅德志博客等;3249

    网络反映:引发网民对地方政府诚信的质疑

    处理结果:周正龙被捕判缓刑,官员撤职

    相关站点及相关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简介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目录 > 二、“灌水”和“拍砖”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