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桑楚
;上天辅佐的,称他叫做天子。
学习,是想要学习那些不能学到的东西;行走,是想要去到那些不能去到的地方;分辨,是想要分辨那些不易辨清的事物。知道停留于所不知道的境域,便达到了知道的极点。假如有人不是这样,那么自然的禀性一定会使他败亡。
备足造化的事物而顺应成形,深敛外在情感不作任何思虑而使心境快活并富有生气,谨慎地持守心中的一点灵气用以通达外在事物,像这样做而各种灾祸仍然纷至沓来,那就是自然安排的结果,而不是人为所造成,因而不足以扰乱成性,也不可以纳入灵府。灵府,就是有所持守却不知道持守什么,并且不可以着意去持守的地方。不能表现真诚的自我而任随情感外驰,虽然有所表露却总是不合适宜,外事一旦侵扰心中就不会轻易离去,即使有所改变也会留下创伤。在光天化日下做了坏事,人人都会谴责他、处罚他;在昏暗处隐蔽地做下坏事,鬼神也会谴责他、处罚他。对于人群清白光明,对于鬼神也清白光明,这之后便能独行于世。
各分合乎自身,行事就不显于名声;名分超出自身,就是心思也总在于穷尽财用。行事不显名声的人,即使平庸也有光辉;心思在于穷尽财用的人,只不过是商人而已,人人都能看清他们在奋力追求分外的东西,还自以为泰然无危。跟外物顺应相通的人,外物必将归依于他;跟外物相互阻遏的人,他们自身都不能相容,又怎么能容纳他人!不能容人的人没有亲近,没有亲近的人也就为人们所弃绝。兵器没有什么能对人的心神作出伤害,从这一意义说良剑莫邪也只能算是下等;寇敌没有什么比阴阳的变异更为巨大,因为任何人也没有办法逃脱出天地之间。其实并非阴阳的变异伤害他人,而是人们心神自扰不能顺应阴阳的变化而使自身受到伤害。
【原文】
道通(1)。其分也(2),其成也毁也。所恶乎分者(3),其分也以备;所以恶乎备者,其有以备。故出而不反(4),见其鬼;出而得,是谓得死。灭而有实(5),鬼之一也(6)。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
出无本,入无窍(7)。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8),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9)。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10)。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11)。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12),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13)。圣人藏乎是。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14)。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将以生为丧也,以死为反也,是以分已。其次曰始无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无有为首,以生为体,以死为尻(15);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守者(16),吾与之为友。是三者虽异,公族也(17);昭景也(18),著戴也(19),甲氏也(20),著封也(21),非一也(22)。
有生,黬也(23),披然曰移是(24)。尝言移是,非所言也(25)。虽然,不可知者也(26)。腊者之有膍胲(27),可散而不可散也(28)。观室者周于寝庙(29),又适其偃焉(30),为是举移是(31)。
请常言移是(32)。是以生为本,以知为师。因以乘是非(33),果有名实(34);因以己为质(35),使人以为己节(36),因以死偿节。若然者,以用为知,以不用为愚,以彻为名(37),以穷为辱,移是,今之人也,是蜩与学鸠同于同也(38)。
【译文】
大道通达于万物。一种事物分离了新的事物就形成了,新的事物形成了原有的事物便毁灭了。对于分离厌恶的原因,就在于对分离求取完备;对于完备厌恶的原因,又在于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