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 下
秋九月甲辰,诏令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蚕室,其女子宫。
是岁,陈留雨谷,形如稗实。[一]北匈奴遣使奉献。
注[一]杜预注左传云:“稗,草之似谷者。”音蒲懈反。
中元元年春正月,东海王强﹑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赵王盱皆来朝。[一]
注[一]盱音况于反。
丁卯,东巡狩。二月己卯,幸鲁,进幸太山。北海王兴﹑齐王石朝于东岳。辛卯,柴望岱宗,登封太山;甲午,禅于梁父。[一]
注[一]岱宗,太山也。梁父,太山下小山也。封谓聚土为□,墠谓除地而祭。
改“墠”为“禅”,神之也。续汉志曰:“时上御辇升山,即位于□南,北面,尚书令奉玉牒检,皇帝以寸三分玺亲封之。藏玉牒已,复石覆讫,尚书令以五寸印封石检毕,皇帝再拜。禅祭地于梁阴,以高后配,山川髃神从祀焉。其玉牒文秘,刻石文辞多,不载。”
三月戊辰,司空张纯薨。
夏四月癸酉,车驾还宫。己卯,大赦天下。复嬴﹑博﹑梁父﹑奉高,[一]勿出今年田租刍焒。改年为中元。
注[一]四县属太山郡,故城在今兖州博城县界。
行幸长安。戊子,祀长陵。五月乙丑,至自长安。
六月辛卯,太仆冯鲂为司空。
乙未,司徒冯勤薨。
是夏,京师醴泉涌出,[一]饮之者固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又有赤草生于水崖。[二]郡国频上甘露。髃臣奏言:“地只灵应而朱草萌生。[三]孝宣帝每有嘉瑞,辄以改元,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列为年纪,盖以感致神只,表彰德信。是以化致升平,称为中兴。今天下清宁,灵物仍降。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岂可使祥符显庆,没而无闻?宜令太史撰集,*(四)*以传来世。”帝不纳。常自谦无德,每郡国所上,辄抑而不当,故史官罕得记焉。
注[一]尚书中候曰“俊乂在官,则醴泉出”也。
注[二]赤草,朱草也。大戴礼曰:“朱草日生一叶,至十五日已后日落一叶,周而复始。”
注[三]孝经援神契曰:“德至草木,即朱草生。”
注[四]太史,史官之长也。前书音义曰:“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之上。”
秋,郡国三蝗。
冬十月辛未,司隶校尉东莱李欣为司徒。
甲申,使司空告祠高庙曰:“高皇帝与髃臣约,非刘氏不王。吕太后贼害三赵,[一]专王吕氏,赖社稷之灵,禄﹑产伏诛,[二]天命几坠,危朝更安。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薄太后母德慈仁,[三]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只。迁吕太后庙主于园,四时上祭。”[四]
注[一]谓高帝子赵幽王友﹑赵恭王恢﹑赵隐王如意。
注[二]吕产﹑吕禄,并吕后兄弟子。吕后崩,各拥南北军,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之。
注[三]薄太后,高帝姬,孝文帝之母。
注[四]园谓茔域也,于中置寑。
十一月甲子晦,日有食之。
是岁,初起明堂﹑灵台﹑辟雍,及北郊兆域。[一]宣布图谶于天下。复济阳﹑南顿是年傜役。参狼羌寇武都,败郡兵,陇西太守刘盱遣军救之,及武都郡兵讨叛羌,皆破之。
注[一]大戴礼云:“明堂者凡九室,一室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上,上员下方。赤缀户也,白缀牖也。”礼图又曰:“建武三十一年,作明堂,上员下方。十二堂法日辰。九室法九州。室八□,八九七十二,法一时之王。室有十二户,法阴阳之数。”胡伯始云:“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