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 下
若云太守之兵,不合去“太”字。

    五六页一二行故城在今兰州按:“兰”原斗“阑”,径改正。

    五七页五行*[三月]*己酉幸南阳据袁纪及通鉴补。按:通鉴考异谓上有“二月己卯”,袁纪“三月己酉,幸南阳”,以长历考之,二月壬申朔,己酉在三月,盖上脱“三月”二字。

    五八页八行本或作□水及沅水者并非按:“沅”殿本、集解本作“沆”。

    五八页一四行并并州按:王先谦谓“并州”下疑脱“凉州”二字,说详集解。

    五九页四行黄龙见东阿按:袁纪“东阿”作“河东”。

    五九页一二行冬十一月戊寅至辛巳吴汉屠成都续天文志云十一月丁丑,汉护军将军高午刺述洞其胸,其夜死。明日,汉入屠蜀城。而此云戊寅,述被创,夜死,辛巳,吴汉屠成都。按:戊寅至辛巳四日,丁丑次日即戊寅,志明云明日汉入屠蜀城,公孙述传亦云其夜死,明旦岑降,吴汉传亦云旦日城降,则“戊寅”当从续志作“丁丑”,“辛巳”又为“戊寅”之斗。

    六0页九行钳釱按:“釱”原斗“□”,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六一页八行庚午以殷绍嘉公孔安为宋公按:建武十三年二月庚寅朔,无庚午,疑“庚午”为“庚子”或“庚戌”之斗。又查是年三月庚申朔,有庚午,或下文“三月”二字当移于此。

    六一页九行周承休公姬*(常)**[武]*为韂公集解引惠栋说,谓前书恩泽侯表姬常于建武二年为周承休侯,五年,侯武嗣,十三年,更为韂公,然则“姬常”当作“姬武”也。今据改。

    六一页九行省并西京十三国按:钱大昕谓“三”字衍,说详下。

    六一页一0行淄川属高密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续志北海国下云建武十三年省淄川、高密、胶东三国,以其县属。盖其时以高密四县封邓禹,胶东六县封贾复,故不立王国而并属之北海,高密与淄川同在省并之内,非以淄川属高密也。志又称世祖省并郡国十,今并高密计之,正合十国之数,乃知纪云十三国者,误衍“三”字,而“淄川”下又衍“属”字耳。

    六一页一四行故城在今瀛州乐*(府)**[寿]*县西北据刊误及殿本考证改。

    六二页八行鞰彝之属也按:“鞰”原斗“鐏”,径改正。

    六四页~九行一一行丁未有星孛于昴丁未有星孛于营室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丁未”重出,当有一误,以天文志证之,似下“丁未”误也。

    六四页一二行置常*[山]*关据刊误补。

    六五页九行必*(有)**[以]*觽大之辞言之据刊误改,与今公羊传合。

    六五页一三行上至高祖按:伪孔传“至”作“自”。

    六七页一四行二月乙*(亥)**[未]*晦据集解引钱大昕、惠栋说改。按:是年三月丙申朔,作“乙未”是。

    六八页四行夏四月乙卯按:是年四月丙寅朔,无乙卯,此误。下云“五月乙卯,车驾还宫”。是年五月乙未朔,有乙卯,不误。

    六八页六行属南*[阳]*郡据殿本考证补。

    六九页七行夏四月*(甲戌)**[癸酉]*车驾还宫据殿本考证改。

    六九页一0行*(癸酉)**[甲戌]*诏曰据殿本考证改。按:万松龄谓“癸酉”移前,“甲戌”移后,写者误倒耳。

    六九页一三行*(戌)**[甲]*申幸河内据殿本考证改。按:是年夏四月庚申朔,下文云“戊子至自河内”,明此“戊申”乃“甲申”之误。

    七0页八行始祠昭帝元帝于太庙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祭祀志是年雒阳高庙四时加祭孝宣、孝元,凡五帝,此云“昭帝”,误。

    七0页一0行光武第虽十二“第”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后汉书简介 >后汉书目录 > 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