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 下
作“弟”,弟第古字通用,今改归一律,后如此不悉出校记。

    七0页一0行于哀帝为诸父于平帝为祖父按:李慈铭谓哀帝、平帝皆元帝庶孙,兄弟行也,光武于成帝为兄弟,则于平帝亦为诸父,非祖父。注引汉官仪皆谬。

    七0页一一行然则宣帝为*(曾)*祖按:刊误谓案世数宣帝于光武犹是祖,此多一“曾”字。今据删。

    七一页五行母贵则子*[何以]*贵据刊误补,与公羊传合。

    七三页一一行鄯善王车师王等十六国按:西域传“十六国”作“十八国”,袁纪作“鄯善王安、莎车王贤等十六国”。

    七四页四行制诏曰按:刊误谓多一“制”字。

    七四页六行徒皆□解钳按:李慈铭谓以注文详之,此当衍一“解”字,脱一“釱”字。

    七六页一0行寇右北平渔阳上谷太原按:集解引陈景云说,谓“太原”二字非衍即误。貊人入寇东边诸郡,不能西至太原内地也。

    七六页一三行大人谓渠帅也殿本“大人”作“乌桓”。按校补谓当作“大人,乌桓谓渠帅也”,互脱二字。

    七七页八行二十六年*[春]*正月据汲本、殿本补。

    七九页四行骠骑大将军行大司马刘隆即日罢刊误谓两汉称“行”者皆云行某官事,明此少一“事”字。今按:范书称行某官事往往省一“事”字,非必脱文,后如此不悉出。

    八一页五行幸鲁国按:刊误谓它处皆不言国,明此多一“国”字。

    八一页五行冬十一月丁酉至自鲁汲本、集解本“丁酉”作“乙酉”。按:是年十一月丁未朔,无丁酉、乙酉,疑“己酉”之误。

    八一页一三行中元元年按:中元非年号,刊误及补注并谓应冠“建武”二字。

    八四页一二行*(谓)**[为]*方□四陛据刊误改。按:为谓古通作。

    八四页一二行皆徙南郊之具按:汲本、殿本“徙”作“从”。

    八四页一五行东夷倭奴国王遣使奉献按:“王”原作“主”,径据汲本、殿本改。

    八五页二行年六十二按:惠栋补注引蒋杲说,谓光武以二十八岁起兵,中更始二年,建武三十一年,中元二年,则崩时乃六十三岁。祭祀志封禅刻石文已云“在位三十二年,年六十二”,则崩年六十三无疑矣。此“二”字疑传写误也。

    八五页三行无遣吏及因邮奏按:刊误谓多一“无”字,盖凡吊丧及赴葬,皆遣吏及因邮也。

    八六页六行于是改号为太初元年按:沈家本谓“太初”下当有“元将”二字,事详前书。

    八七页一行炎正中微按:校补谓文选“正”作“政”。

    八七页一行光武诞命按:校补谓文选“光武”作“世祖”。

    八七页二行高锋彗云文选“锋”作“旗”。按:校补谓观李注引东都主人曰“戈鋋彗云”,则“旗”仍“锋”之斗。

    八七页四行明明庙谟按:校补谓文选“谟”作“谋”。

    八七页五行系隆我汉按:校补谓文选作“系我皇汉”。又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尉宗宋人,不应有“我汉”之称,此必沿东观旧文。

    八七页一一行言甚猛勇也按:汲本“甚”作“其”。

    八七页一六行谓朱鲔等据洛*(州)**[阳]*按:张森楷校勘记谓时无洛州,“州”当是“阳”之误。今据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后汉书简介 >后汉书目录 > 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