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 第三
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业,故夏为人正,色尚黑。”尚书大传曰:“夏十三月为正,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夜半为朔。”必以三微之月为正者,当尔之时,物皆尚微,王者受命,当扶微理弱,奉成之义也。
注[二]报犹论也。立春阳气至,可以施生,故不论囚。
注[三]月令仲冬:“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身欲宁,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也。”
九月壬辰,诏:“凤皇、黄龙所见亭部无出二年租赋。[一]加赐男子爵,人二级;
先见者帛二十匹,近者三匹,太守三十匹,令、长十五匹,丞、尉半之。诗云:
‘虽无德与汝,式歌且舞。’[二]它如赐爵故事。”
注[一]东观记曰:“凤皇见肥城句窳亭槐树上。”古今注云:“黄龙见洛阳元延亭部。”窳音庾。
注[二]诗小雅也。取虽无大德,要有喜悦之心,欲歌舞也。式,用也。
丙申,征济南王康、中山王焉会烝祭。
冬十一月壬辰,日南至,初闭关梁。[一]
注[一]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王弼注曰:“冬至阴之复,夏至阳之复,故为复即至于寂然大静,先王则天地而行者也。”
三年春正月乙酉,诏曰:“盖君人者,视民如父母,有憯怛之忧,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一]其婴儿无父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者,禀给如律。”
注[一]周礼:“*(乡)**[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一曰六德,谓智、仁、圣、义、忠、和。”诗鄁风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丙申,北巡狩,济南王康、中山王焉、西平王羡、六安王恭、乐成王党、淮阳王□、任城王尚、沛王定皆从。辛丑,帝耕于怀。
二月壬寅,告常山、魏郡、清河、钜鹿、平原、东平郡太守、相曰:“朕惟巡狩之制,以宣声教,考同遐□,解释怨结也。今‘四国无政,不用其良’,[一]驾言出游,欲亲知其剧易。前祠园陵,遂望祀华、霍,[二]东祡岱宗,为人祈福。
今将礼常山,遂徂北土,历魏郡,经平原,升践堤防,询访耆老,咸曰‘往者汴门未作,深者成渊,浅则泥涂’。追惟先帝勤人之德,[三]底绩远图,复禹弘业,[四]圣迹滂流,至于海表。不克堂*(桓)**[构]*,朕甚臱焉。[五]月令,孟春善相丘陵土地所宜。[六]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所过县邑,听半入今年田租,以劝农夫之劳。”
注[一]诗小雅曰:“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言四方之国无政者,由天子不用善人也。
注[二]华、霍,山名也。*[霍]*在*(今)*庐江灊县西南,亦名天柱山。尔雅曰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
注[三]谓永平十二年修汴渠。
注[四]尚书曰:“覃怀厎绩。”孔安国注云:“厎,置;绩,功也。”远图犹长筭也。言能复禹为理水之大功。
注[五]尚书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不肯堂,矧肯*(桓)**[构]*。”
注[六]月令:“孟春之月,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导人,必躬亲之,田事既饬。”
乙丑,□侍御史、司空曰:“方春,所过无得有所伐杀。车可以引避,引避之;
騑马可辍解,辍解之。[一]诗云:‘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二]礼,人君伐一草木不时,谓之不孝。[三]俗知顺人,莫知顺天。其明称朕意。”
注[一]夹辕者为服马,服马外为騑马。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