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 第三
黄北,后为作园庙于小黄栅。”陈留风俗传曰:“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仍)**[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于是丹蛇在水,自洒濯之,入于梓宫,其浴处有遗发,故谥曰昭灵夫人。”
注[二]前书音义曰:“枌,白榆。高祖里社在丰县东北十五里。”原庙,解见光武纪。
注[三]县名,属汝南郡,今颍*(川)**[州]*县。
北匈奴屋兰储等率觽降。
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一]
注[一]扶拔,似麟无角。拔音步末反。
二年春正月,济南王康、阜陵王延、中山王焉来朝。
*[二月]*壬辰、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三十三。遗诏无起寑庙,一如先帝法制。
论曰:魏文帝称“明帝察察,章帝长者”。[一]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感陈宠之义,除惨狱之科。[二]深元元之爱,着胎养之令。[三]奉承明德太后,尽心孝道。割裂名都,以崇建周亲。[四]平傜简赋,而人赖其庆。又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故乃蕃辅克谐,髃后德让。谓之长者,不亦宜乎!在位十三年,郡国所上符瑞,合于图书者数百千所。乌呼懋哉![五]
注[一]以上华峤之辞。
注[二]宠时为尚书,以吏政严切,乃上书除惨酷之科五十余条,具本传也。
注[三]元和二年令,诸怀□者赐谷,人三斛。
注[四]周,至也。
注[五]懋,美也。
赞曰:肃宗济济,天性恺悌。于穆后德,谅惟渊体。[一]左右蓺文,斟酌律礼。
[二]思服帝道,弘此长懋。儒馆献歌,戎亭虚候。[三]气调时豫,宪平人富。
注[一]于穆,叹美也。尚书曰“齐圣广渊”也。
注[二]蓺文谓诸儒讲五经同异,帝亲称制论决也。律谓诏云“立春不以报囚”也。礼谓修禘祫,登灵台之属。
注[三]献歌谓崔骃游太学时上四巡等颂。
校勘记
一三0页一二行第五伦“第”原作“弟”,第弟古通作,今改归一律。
一三0页一六行劬劳日□汲本、集解本“□”作“□”,局本作“昃”。按:校补谓“昃”本作“□”,亦作“旲”,□乃俗字,□又旲之斗变。
一三一页一二行前书蓺文志*(曰)*据刊误删。
一三一页一五行三祧则时享按:刊误谓自古但有二祧,无三祧,明“三”字误。
一三二页二行立秋尝粢盛酎按:刊误谓汉制立秋尝粢,八月饮酎,此文误出一“盛”字,少“八月饮”三字。
一三二页五行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按:刊误谓诏无他语,不当有“其”字。
一三二页一0行稍*(为)**[谓]*少据刊误改。按:为谓古通作,后如此不悉改。
一三四页一四行饥馑屡臻按:饥馑之“饥”与饥饿之“饥”原有别,此当作“饥”,然各本饥饥多通作,故不改。
一三五页六行内中国而外诸夏内诸*(侯)**[夏]*而外夷狄据今公羊传改。
一三五页六行曷以内外之辞言自近者始也刊误谓案公羊本文“曷为以内外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少“之言”二字。今按:前人引书,每多删节,无“之言”二字,义亦自明,故不依刘说补。
一三六页八行即今岷*(山之)*州据集解王先谦说删。
一三六页九行西域假司马班超击姑墨按:校补引侯康说,谓据本传当作“军司马”,此与下五年均误。
一三七页六行按:此注原在“千乘王”下,今据汲本、殿本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