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一个孙承宗挡了朕四年
是他压着不报,这到底是为什么?”

    “也有两句诗,老兄怎么会忘了?”

    孙承宗立即吟道:

    “山重水复疑无路。”

    李寔连忙读出下一句:

    “柳暗花明又一村。”

    孙承宗立刻“哈哈哈”冷笑几声,随口吟道:

    “宁作泥中藕,

    不为水上萍。”

    李寔苦笑着,又朗声诵道: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好为春。”

    孙承宗脸色一变,向李寔问道:

    “看来这次你到山海关来是充当说客的?”

    李寔只得直言相告:

    “还不是为了老兄的锦绣前程!”

    “说得好听!到底你是为了俺的锦绣前程,还是你自己想巴结那个不伦不类的畜牲?”

    孙承宗的质问,似匕首,直刺李寔的要害,令他十分难堪,一时难以回答。

    等了好一会,李寔又劝道:

    “你又何必呢?如今魏忠贤已掌握朝廷内外大权,左副都御史杨连、支部尚书赵南星、三都御史高攀龙、金都御史左光斗等,全都下狱,或被拷打而死,或被刀锯而死。他现在内结宫闱以自固,外纳朝臣而淫威,贬斥东林,控制阁部,提督东厂,广布特务。难道你一人又能独撑大厦?岂能是他的对手?”

    孙承宗早听得不耐烦了,便说:

    “难怪你挖空心思,为他建造生人祠,千方百计替他搽脂抹粉,极尽奴颜卑膝之能事,你那内心的肮脏又怎能掩盖得住?……”

    李寔实在听不下去,也坐不住了,马上站起来说道:

    “兄长若是不听俺这肺腑之言,终有后悔之日,那将是注定无疑的了。”

    “谁愿意当狗,尽管自己去当;反正俺只愿意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便是俺对你的答复,别的,无可奉告!”

    孙承宗说完,带着侍卫去宁远城了。

    李寔只好回到北京,魏忠贤听说没有劝说成功,借口公务繁冗,也未见他,让他回去了。

    话说后金汗王努尔哈赤,自锦州代善领兵败回,一直在伺机派兵报复,苦无良策。

    一天,降将李永芳前来献计,他说:

    “在锦州与松山之间,有一座北石山,这山有三百多米高,方园四、五里路大。在山的南部是松山城,北部是锦州城,东面是大凌河,西边是高桥镇。这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能防能退。山下有一条很深很长的山沟,可藏兵十万之众。若能派兵以攻取锦州为名,先占据此山,则锦州、松山将唾手可得,也可以截断孙承宗、袁崇焕的所谓‘宁锦防线’了。然后再攻打宁远城,也有利得多。”

    听了李永芳的建议,努尔哈赤仔细地查看着地图,觉得这意见有利有弊。若能速战速决,将能一举多得;一旦兵力被困,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于是,他对李永芳说:

    “你先回去,让朕再想想你这建议。”

    李永芳走后,汗王让侍卫喊来范文程军师,他将李的建议向他说了一遍,对范说:

    “范先生,你看这建议可行么?”

    那范文程也看了一会地图,考虑一下,摇头晃脑地对努尔哈赤说:

    “这个建议好是好,不过有点冒险。先占领北石山,就切断了明朝的宁锦防线。再攻锦州,就可以一鼓而下,因为南来的援军已被阻于北石山下。那就不妨一试。”

    次日,汗王努尔哈赤又召开众贝勒、大臣、全体将领,研究这一方案。大家对前次锦州兵败很不服气,因此大都同意进兵。

    经过几天准备之后,汗王毅然决定派兵。

    在出师前夕,汗王努尔哈赤佯言要攻打锦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努尔哈赤简介 >努尔哈赤目录 > 三、一个孙承宗挡了朕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