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应用中的诡辩术
他言行不一,忘记了誓联。县官辩解道:“我没有违背誓言啊,因为我得到的不是一文钱,受贿徇情也不是一次啊!”
任何判断都要应用语句来表达。上面那副作为语句的誓联,其原意亦即它所表达的判断本来是:即使我贪污一文钱也要天诛地灭,即使我徇一次私情也是男盗女娼。这两个判断分别蕴涵着:如果贪污多于一文钱就更是天诛地灭,如果多次徇私情就更是男盗女娼。而这位县官却把誓联曲解为:只有贪污一文钱才天诛地灭,只有徇一次私情才是男盗女娼。这是故意地偷换了命题,以此为自己的贪污受贿丑行辩护。不过他能够承认贪污的钱不止一文,徇私情也不止一次,就这一点来看,倒是很坦率的。
12 广告
一位从事酿酒做醋生意的个体户,为了宣扬自己的产品,招揽顾客,请人写了这样一条横幅广告挂在门前: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广告没有加标点符号,其原意是“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岂知有一位不怀好意的人看了广告后,顺手在“醋”字后面加了个逗号,于是广告就变成: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经这样一改,意思同原广告大不一样,这样的酒谁还会去买呢?标点符号是现代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表示停顿、表达语气和表示语句性质的作用。语句中应用的标点符号不同或标点的位置不同,就会影响语句所表达的判断的涵义,甚至使判断的意思完全不同。对于这一点,我们在使用标点符号时一定要注意。特别是一些不加任何标点符号的语句,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加以利用。例如,在某路边不远的一个僻静处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
其本意是:“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由于这句话没有标点符号,于是有人就在上面加了标点,把它断句为:
“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
经这样标点之后,意思完全变了。根据这个判句,凡行路的人,只要憋不住了,就可以在此大小便。我们把这种任意改变或增加语句的标点符号以改变语句原意的手法,叫“断句法”诡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