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今宿预也。后汉为徐州之地。魏曰海安县。晋为宿预之境。宋泰始五年,于此置东海郡,仍于此城北三十里东海王城别置襄贲县以属焉。南界又置冀州,寄理于此,以为边镇防阨之所。后魏改东海郡为海安郡,仍分置东海、临海二县以隶焉。隋开皇三年废郡,以县属海州。五年,改襄贲为涟水县。因县界有涟水为名。唐武德四年置涟州,仍分置金城县。贞观元年废涟州,并省金城县,以涟水县属泗州。总章元年改属楚州。咸亨五年还泗州,自后又隶楚州,至皇朝建军。
大海在县东北百四十里。《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注云:“东至海,北至岱,南至淮也。”又云:“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注云:“沿江入海,自海入淮,自淮入泗。”即此海也。北涟水西从海州沭阳县沭水分流,南入县界,在沭阳,名南涟水;北入县界,名北涟水;南流四十九里,与南涟水合流。淮水西南自宿迁县界流入。硕灌河在县西一百一十六里,与海州朐山县中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