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讲记 第47集
你这样只是在求知识,不从你内在改变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急性子的人还是急性子,骄傲的人还是骄傲,懈怠的人还是懈担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去探讨:「我为什么这么骄傲?骄傲的心是从哪里来的?骄傲对我有什么好处?」不思维这些问题,所以骄傲永远存在。读了很多经典,什么是恭敬,只知道意思而已,但是待人就是不会恭敬。我们书读这么久了,难道你没有发觉吗?修行的部分要占大部分的时间。你每天读一个小时经典之后,你可以静坐或是念佛,或是去做事情。做事情是修行,去做家事、帮助别人,或当义工都是修行。《六祖坛经》里面,六祖的禅是反对你一直坐在那边的。【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当我愿意把我内在的概念摒除之后,我就有智慧了。〔外照〕的照,就是观照,以智慧观照,观照〔六门清净〕,〔六门〕就是六根,〔六欲〕就是六尘。也就是你的感官看到这个世界,你面对一切的人事时地物能够〔清净〕,清净就是不染着。【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自性内照,]往内看,看看你自己的心。以前没有智慧,所以贪瞋痴不断。[三毒即除,]有了智慧,以智慧观照,贪瞋痴就变成戒定慧,这就是〔内照〕。[地狱等罪一时消灭。]三毒就是堕三恶道。三毒除了,三恶道的因缘就消失了。[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一个内外都清净的人,就等同在西方极乐世界。【不作此修,如何到彼?】不这样修,如何往生极乐世界?他讲这话有两种层次,一种是修十善,没有开悟,一种是开悟,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当然你开悟不往生极乐世界也可以,那是你的愿力,重点是你要开悟。你不要掉入一个陷阱,说:「我们宣扬人间佛教,所以我们反对去极乐世界。」印顺导师也没有这个意思。比如说慈济的人说他们下一辈子要当慈济人,佛光山的人下辈子要当佛光人,你们生生世世都要当佛弟子。当然,还愿意留在娑婆的人,你们要多赞叹,你不要说人家不对,但他要好好修行。曾经有同学很感慨的说:「师父,我跟慈济的师兄姐接触,跟他们谈佛法谈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他们有的对佛法根本不懂,但是他们的行为才是真正懂佛法的人。」我说:「你讲得很好,你跟他们谈佛法,他们可能比不上你们,但事实上他们的行为就是佛法,我们的行为就是凡夫。」这不是很讽刺吗?我希望你们懂佛法,然后也像一个修行人。【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唯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这些在场的〔大众〕何期有幸,能够亲闻六祖大师讲法。听完当然不能解释是全部人都开悟,只是心开悟解,就是很受用。对六祖大师越恭敬的人受用就越大,你们对你的老师越恭敬,你受用就越大。但你们要恭敬不要迷信,我看过显教和密教对上师,事实上密教比显教恭敬;遇到好的上师,你会有很大的受益,但是好的稀有。我们虽然不是在六祖那个时代,我们在这里也是一样,我虽然不是六祖,我只是在揣测他的想法给各位听。你闻法、修行,或是做功德,一定回向,无论你诵经或念佛,包括静坐完,包括你利益众生完都可以回向,这叫回因向果,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像我们念的那个回向偈:「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这一段话就是回向给〔法界众生〕。这里的〔法界众生〕就是我们,希望我们一闻也能够〔悟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47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