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52集
就如如不动,为什么?因为佛性无形无相,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诸法空寂,它时时刻刻都是定,所以才叫大定、常定、如如不动。你要能够契入,才能够去体悟。如果你了解体跟用,定跟慧,了解顿渐本来没有差别,那为什么要安个假名叫顿跟渐呢?比如你考试不及格跟及格,为什么要安这些名呢?因为我们安个名,做件事,是拿来用的,但你不要安个假名来折磨你自己。比如说:「我每次做事情都做不成功。」「我很挫折9「我很失败9「我很没有用呢9「我还不如去死。」你为什么创造那么多名词来折磨你自己呢?这些名词对你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你为什么不创造:「我每一次的经验都是有价值的。我做这一次不能够叫失败,而是再一次证明这样做是不对的,我愿意一次一次地尝试,这是磨练,就是透过这样的经验让我更知道我应该怎么去做。」所以不可以叫挫折。铁杵要磨成绣花针,你现在开始磨,你只磨一天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个概念是你走到哪里都一样的。假名用对了对你好,对错了对你不好。[立顿渐之假名。]为什么立〔顿渐〕呢?没有办法顿悟的人,我们就鼓励他:「没有关系,凡事都应该慢慢来9我们不可以说:「人家一说就懂,你说了那么多都不懂,你是十二生肖最后那个哦?9这样没有用嘛。这样的概念可以通世间很多的学问。有的人在鼓励人家不知道怎么鼓励,在安慰别人不知道怎么安慰,有的人没有能力启发别人。你去体会看看你到底有没有能力做到。无论你要鼓励别人安慰别人启发别人,你一定要善用名词,虽然它是假名,但因为众生很执着,所以这些名词对他们有意义,不然你们为什么动不动就去改名?一个建设公司推出一个案子,他们也要去取个好名,一个厂商推出一款新车,他们也要用一个很响亮的车名,所以,会用都很好,不会用都被绑。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我此法门,]不是狭窄地指禅宗,讲的是佛法。[从上以来,]远至三世诸佛,近至释迦牟尼佛。[无念]为用,[无相]为相,[无住]为体,你能悟此三者,整部《六祖坛经》你就悟了。大家要以《六祖坛经》来修行,也要以这三个宗旨来修行。这三个中〔无念〕最重要,所以说以〔无念〕为宗旨。这三个名词六个字,归纳起来是一个〔无〕字,〔无〕字参透你就大彻大悟。〔无〕字,直接了当的解释就是不要执着。佛法修行的方法就是叫你不要执着,但你偏偏是执着的,因为你根深蒂固的观念就错了,而且你不是这一辈子错,你已经错很久了。你这口锅已经堆积了很多油污,不是用洗洁精可以洗干净的。你说:「师父,那怎么洗?」不是用洗的,也不是扔掉,而是误会一场,这叫顿悟。慢慢洗叫渐修,顿悟就是说根本没有那口锅,这不是说不承认它,而是说没有那些油垢,这叫本来清净。你就说有那些油垢,那叫妄想执着,叫你的无明,你的烦恼。用〔无〕这个字来破你所有的问题。什么叫〔无念〕?〔无念〕不是没有念头,这样解释是大错,无念就是没有妄念。那是什么念?就是正念,也就是净念。妄念就是有念,有念就是有分别对待,你的心有很多的分别。〔无相〕为法体,一切都叫法,就叫一切法。一切用一个法来代表,法体本来就叫〔无相〕,实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实相,这个〔无相〕就是叫你不要执着这些现象,你现在眼睛所看到的现象,无论一切的人事时地物,你也是世间一切现象之一,请你不要执着。你一执着,你的人生就会苦不堪言。〔无壮为本性,就是你的自性本来就是〔无壮的。你问为什么?因为自性是「本来无一物,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