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52集
处惹尘埃。」它怎么会住?所以六祖大师说自性是诸法空寂,它是〔无壮的。怎么证明?自性是诸法空相,所以这只笔丢下去一定会掉下来,自性就像你现在看得到的空一样,是〔无壮的。但是我们偏偏没有办法体悟,无论好的坏的,所有的概念全部往内心里抓,全部放进去,越放越多,放到你苦不堪言。六祖大师从三个角度讲,一,就是应用,以你的心来应用,心量的运用不可执着;二,你面对世界的一切叫相,你不可执着;三,你自己生命的本质本来就是不执着的。他从体相用来跟你讲都不可以执着,但是你做得到吗?就像你叫人家:「放下不就好了吗?」但是他就是没有办法放下。那就从理论开始来讲,你明白这个理论之后,要去实践,否则不见得会成为一个作用。我们常常讲「知识就是力量」,但这句话讲得不够彻底,知识要通过实践才能够成为力量,所有的东西要透过实践才有用。【无相者,于相而离相;】〔离〕就是不执着,不可以解释作「离开」。举个例子,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离开这个世界。这个〔离〕就是说你面对所有的现象,你不应该执着。为什么?因为这个现象并不是真实的。你会说:「明明有,为什么不是真实的?」因为它会变化。理论是很清楚,别管这个理论你听过几遍,你还是要重复听,听到你时时刻刻有这样的知见之后,你就不容易执着。你可以随便做任何一个实验,你拿起手表,那个秒钟就不停地动,它是会变的。动态的东西你容易观察到,你现在站在路边看车流量,人来人往你很容易观察到,但是,你对你的另一半,对你自己的心肝宝贝,对你的家人、财富,在你的感觉上,你认为它是不动的,尤其静态的东西你不容易察觉到它变,我这样一个人你也不容易察觉到变,尤其是朝夕相处的人。如果很久才见一次,就会说你最近比较瘦,就比较容易看得出来。你感情很好的都看不清楚,要若即若离反而看得很清楚。我看到你真的变了,不要等到你往生了,才知道会变。我们不要粗心到什么都看不到,所有的现象时时刻刻都在变,你不要执着,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一样的道理,这些现象就包括你生命所有的一切,你的家人财富事业,你都不可以执着。虽然明白这个概念,但是每个人的体悟都不一样。有的人说:「钱够用就好了,我不用再上班了。」有的人说:「到最后人死了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这样讲话是不对的,因为钱是变化的,它就是一个工具。如果你赚钱是要来满足你自己,它会让你更无知,让你欲望更大,欲望越大,你的痛苦就会越多。如果赚的钱一部分安家,一部分帮助别人,那赚钱就是菩萨道。有的人学佛法,他学得不对,不是执着,就是什么都不要,这叫落两边,完全没有智慧。你学了佛,智慧没有开,比没有学更糟糕,因为绑手绑脚。没有学佛的人好好读书,好好上进,反而做很多事情大家都能够认同。自从学佛之后观念错误,开始绑手绑脚,人家看到你,不诽谤佛法都不行,你看你的罪过有多么重。你说:「我应该怎么做呢?」我做个譬喻,天上有一片彩云,这片彩云你要去追逐它,你追不到,纵使让你追到了,你也留不住它。这片彩云代表你这一辈子想要追求的所有一切,你努力一辈子,就是为了去追求天上那一片彩云。学了佛法之后,你说:「我不要去追了。」这样也不对。或者你说:「我干脆眼睛闭起来不要看。」就有人这么傻,那你长眼睛做什么!所以,不看也不对,追它也不对。不要去追它,因为你的智慧,你知道一切如梦幻泡影,你知道诸行无常。但是不追不是说不产生作用,你应该静静地欣赏那一片彩云,你当下在欣赏它,这是实际的,你有受用;欣赏它,但是不要去执着它,这样叫「做而不做」。你真的能懂这个譬喻,人生很多问题就能够解开。一样的道理,你家里面的那几个小犬,有的是流浪狗,一天到晚不回家,有的是忠犬,整天待在家里。我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