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十六讲
十善业道经讲话第十六讲各位听众!十善业道经,今天讲到:丙字下第四段、不妄语的利益。语、是言语,妄者、虚妄不实。不妄语,就是不说虚妄不实在的话。当然、这里还包括了,向壁虚造的文字在内。言为心声,心理上有所愿求、主张、彼此间的情感、思想、皆可以用言语来表达。人之于我,可以由语言而知道我心理上的动态。我之于人,同样的如人之于我。都如法院的审判犯人,必须详细侦查。犯罪的轻重虚实,都根据犯人的供词,以为罪刑判决的明证。言语的重要性,于此可见。有一类的奸猾之徒,狡诈成性,他知道语言文字的重要,所以就利用语言文字,作为他奸诈、诱骗、恐吓、或欺世盗名,虚伪宣传的工具。孔夫子曾经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天真的圣人,根本就不知道世间上有心口不一样的人,所以人家说什么,他都信以为真;等到受骗以后,才知道上当,而自己警告自己,对于人家说的话,要留心观察他的行为,是不是言行相符。所以后来有言顾行,行顾言的训示。然而,妄语在社会上,已成了普遍的现象,纸里包火,包得好,也作兴到底没有事,戮穿了,至多信用扫地,人格破产而已。可是在佛教的因果律上讲起来,因妄语而侵损了他人的生命财产,生前受不受法律的制裁,是另一问题。既死之后,必定要遭遇到三恶道的堕落。即使转生到人间来,一定要遭到口臭的病,凭你说什么话,都得不到人家的信仰与支持。假如能受持十善中的不妄语,那末!相反的,可以得到很多好处。所以经上说: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佛陀复再次于上文,告诉娑竭罗龙王说:龙王!人们如果远离妄语,可以获得八种天所赞法。天、在佛学上是六道众生之一,居人世间之上,计有三界二十八重(音虫ㄔㄨㄥˊ)天。与人世间最接近的,为四王天,忉(音刀ㄉㄠ)利天。忉利、译成国语为三十三,这一天居在须弥山之顶。四方各有八天,忉利天主,就是帝释天王,居中统治,合起来说、有三十三天,等于是横切面的数法,二十八天、为竖的数法。三十三天,为二十八天之一,天主帝释,译成国语为能,我国故有的说法,即是玉皇大帝。专制时代的君主,呼为天子,天父就是玉皇大帝。皇帝祀天大典的天,孔夫子获罪于天的天,天生蒸(音征ㄓㄥ)民的天,无形中皆是玉皇大帝的别号。四天王查察人间的善恶,上奏玉皇而加以惩奖。所以过去称风灾、水灾,皆叫做天灾,做皇帝也认为是受命于天。人们如果能守持不妄语的戒条,可以有八种的收获,这八种的收获,为上天之所称赞的,所以叫天所赞法。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优钵、译成国语为青莲,那末!优钵华,就是青莲花。清净就是没有坏味。不打妄语的人,嘴巴里是永远清净,并且还常常有青莲花的香味,从口里出来。这是第一种,天所赞法。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诸世间?佛经上有三种世间:一、智正觉世间。二、情世间。三、器世间。第一、是指佛陀。第二、是指一切众生。第三、是指山河大地。这里的一切世间,当然只局限于第一、第二的两种。不打妄语的人,社会上各界各阶层的人,甚至十方诸佛圣人,以及他道的众生,都信仰你而崇拜你。你说出话来,得到众人的拥护。这是第二种,天所赞法。三、发言诚证,人天敬爱。发言就是说话。诚是诚实。证是证明或证验。不打妄语的人,说出话来,是诚实而可靠,有时在眼前虽看不出他的价值,千年万载以后,都会证验出来。因此、他一言即出,马上会获得人间的人,天上的天,大家的恭敬与爱护。都如我们的孔圣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