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讲话 第二十三讲
、他走到任何一个大众集会的场所,都可能受到在会大众的欢迎,而且大家都乐意归投依靠到他的怀抱,求他的庛护与指教。这一位菩萨接受了他们的皈依,而对他们有所指教的话,这些会众们,对菩萨所指示的言语,没有一个人不表示信仰、接受、决不会有所违背与抗拒的。我们如果要想成办一件事,首先必须得到人和,因为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佛教的布教者,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将佛教的法水,洒入群众的心田。使他们菩种子,因法水的滋润,而获得抽芽发苗的机会。然而、这就是所谓法的布施。一个行法布施的人,假如出言吐语,不要说是粗暴俗恶,马上会遭遇到听众的吐弃。即使言不干典,离开了佛学而太普通了,太平淡了,也不会收到群众的欢迎。至于粗恶的言语、佛在四十二章经上早已说过了。佛说: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况且处处经上,对于言词美妙,音声和雅,都极端的赞美,足见远离粗恶的言语,学佛的弟子们,是有必要的了。以下讲到:丁七、离无义语而行施。经上说: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无义语,十不善业中名为绮语。无义语者,没有义味的说话。没有义味的话,不如不说。一般人谓之闲谈,佛教则谓之舂壳子。闲谈、舂壳子,白费大好的时间,去谈人家的是非常短,终究得不著结果,何苦来呢!花言巧语,无聊文人的香艳,皆叫做绮语。比较起来,无义语的范围宽,绮语的范围狭而有罪过。孔夫子曾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就是绮语,善于说话的人、很少有仁德的。方便者方法便宜,于事理认识不清而无果决力,叫做疑惑。言言朝宗,语语见谛,也就是学佛的人,所有的说话,必得要句句脚踏实地。假如以这样的态度而兼行布施的话,那末!这位修学佛法的菩萨,他必能获得他人不可侵夺的财宝。他因为所有的言说,不虚妄、不假设、因此听他说话的人,没有不敬重他而接受他的指教的。这一位菩萨,他有甚多的方法,使对于事理不清楚的人得到确切的认识,而断除了一向以来盘结在心胸中的疑惑。因为有了方法,很容易的对于所作的事,获得成功。对于不清楚的理论得到了解答,似乎是讨了便宜,所以连合起来叫做方便。都如讨厌这世界是一个五浊恶世,不愿意长久的住下去了,但是没有方法能够脱离。然而净土宗有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方法。假如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话,就可以在命终的时候,蒙阿弥陀佛的接引,得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上,称念佛法门,为特殊的方便。又如释迦牟尼佛,教洗衣服的人修不净观;教冶银器的人,修数(音暑ㄕㄨˇ)息观、这都是叫做方便。我引用了这两点,我们就应该知道本经上所说能善方便的方便,是什么意思了。今天讲到这里为止,下星期一再讲。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话 第二十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