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3集
样的,比人间轻,没有人间这样的严重执着。到再上去一层是夜摩天,夜摩天男女的淫欲就没有交了,拥抱,这是夜摩。再上去是兜率天这更淡了,握手,他有男女的时候握手,这就是男女的交会;到化乐天就是微笑,这一层比一层薄,一层比一层保所以到初禅就没有了,完全没有了,那就不叫欲界了,就叫色界。色界是什么?有形相、有色身、有宫殿,就是饮食男女没有,他有居住的环境这是色界,色界四禅十八层天。再往上去,中国老子所说的「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我有最大的忧患是有身体。无色界这地方连身体都不要了,身体不要了当然宫殿就用不着,所以那有四层天是无色界,六道里面最高层的我们一般人称作灵界。世间人讲灵魂,没有身体,没有肉身,这是最自在的,但是他出不了六道。最高的一层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他的定功能持续八万大劫。一个大劫就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世界成住坏空一次叫一个大劫;换句话说,他要生到那个地方去,这个世界要八万次的成住坏空。我们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到哪里去?成住坏空与他不相干,为什么?他是无色界。成住坏空对于色界天有关系,对无色界没有关系了,他不受这个干扰。可是八万大劫到了的时候,他定功失掉了,他会退转,他会从上面摔下来,所谓是爬得高摔得重,他一摔下来,摔到哪里?绝大多数他摔到阿鼻地狱,从顶层到最下面一层。这是什么原因?他烦恼不是真的断,他是定功伏住了,定功真的起作用,让烦恼不起现行,不起作用,他有这个能力。所以这种禅定,在佛门里面讲的四禅八定,叫世间禅定,他跟小乘都不能比。小乘禅定他是出世间的,为什么?他怎样?他转烦恼了,他不是伏,他确实把它转化了,那就很有作用,所以转烦恼为菩提。在《楞严经》上,说小乘的定超过了非想非非想处天,他那是第八定,从初禅上去是第八定,阿罗汉成就的是第九定,超越了,真正的成正觉,到第九定六道就没有了,超越六道6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讲的,「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个大千世界就是讲的六道轮回。我们想一想,伏烦恼多么困难,真的不是容易事情,断烦恼更难了。所以,祖师大德们常说,如果释迦牟尼佛不把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末法时期没有一个人修行能成就。成就是以超越六道为标准,不能超越六道都不是真正成就。谁有这个能力?我们今天不要说四果罗汉,说初果我们就做不到。初果是只破见思烦恼里面的见烦恼。见是什么?错误的见解,这个他没有了,错误的思想他有。错误的见解头一个身见,你说哪个人不把身当作我。边见,起心动念就对立,对立就是两边,有我,我的对面是人,人跟我对立了。在六道里面生活的,你想想哪一法不是对立的,有念跟无念是对立的。所以科学家讲相对论,生活在相对的空间,相对的空间就是见思烦恼里面讲的边见,两边,你没法子离开两边,你不知道身是假的。所以《金刚经》上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是没有空间,无寿者相是没有时间,我们什么人能做到?真正能入这个境界。在我们初学佛的时候,看到《金刚经》是大乘,都以为这是大乘菩萨的境界。结果经文上明明告诉我们,小乘须陀洹他就入这个境界,明文告诉我们,证得须陀洹的人,他没有分别执着我证得须陀洌如果说是他要有这种分别执着,佛就说了,你不是须陀洹,你没有证得。由此可知,须陀洹在《华严经》上,就是小乘初信位的菩萨,是这么样的境界,我们没有法子得到,这就说明了这修行是真难。所以十方诸佛,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都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可是往生净土也要把烦恼伏住,它的容易,容易在哪里?它只要你在临终那一刹那伏住,就能往生。平常伏不住也没关系,到临终一伏住他就行了,短暂的时间就产生不可思议的作用,这是净土的殊胜。我们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