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19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9集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四面,经文第三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昨天讲了这一句,今天我们接着看下面:【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经文看起来好像是很平常,实际上含义很深很深。佛家修行方法里面,尤其是我们念佛法门,诸位知道四种念佛里面,有一种叫「观像念佛」,此地所说的正是观像念佛的要领。昨天将这个意思跟诸位报告过,我们要懂得、要留意,怎样向佛学习,知道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即使是极其微弱的念头,跟我们的依报正报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无论得的是什么样的身相,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环境之中,无一不是自心所变现的,这才真正懂得、真正明白心现识变这个事实真相。正因为如此,佛才说「智者知已,应修善业」,这个「应」在我们看起来这是劝导的意思,而实际上它真正的意思是「法尔如是」,自自然然他就修善业,哪里需要人劝?哪里带一丝毫勉强?由此可知,我们今天不懂得修善业,就是对于事实真相完全不了解,是这么造成的。由此可知,教学是多么重要!我们在《华严经》里面反反复覆看了无数次。今天这个经文一开端,这是显示果德。『光明显曜』,这个地方所说的「光明」,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气氛,气氛好,非常明显,让一接触的人就能感受到。外国人说磁场,练气功的人说这是气,在佛法里面称作光。无论是说气氛也好,说光明也好,说磁场也好,凡夫所感触到的,只是贴近这一个发光的物体,贴近感觉到目眩。这个光明,实际上它的范围是遍虚空法界。不过在物质上这个光,从情识里面生的思想波,虽然不同于物质的波动,但是它也是愈远,这个波动的力量愈微弱,这是一定的道理。可是自性里面的光明就不一样,像我们在大乘经里面常常念到的,「诸佛菩萨,光明遍照」,他那个光明是均匀的。但是我们凡夫依旧不能够觉察,不能觉察的原因是我们自己烦恼障碍。如果把烦恼习气断掉,我们所感受佛光明遍照是圆满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你的感受都是圆满的。这就是性德跟修德不一样,修德确实是有这种浓淡之分,像我们感受这个气氛如此。我们接近、亲近一个有德行的人,在他住的这个房间,他坐在这个房间,那就感觉得这个气氛特别的浓;不在他的房间,在他的房子也能感受到。甚至于在他庭院当中也能感受到,庭院之外就愈来愈薄,就感受不到。其实在理论上讲,他的磁尝他的气氛、他的光波,也是遍虚空法界的,跟佛、法身菩萨不一样,他的气氛虽然是好,烦恼没有断荆他的烦恼比我们轻,我们感受他的气氛就好;如果他的烦恼比我们重,我们感受的气氛就非常不好。我们是混浊的气氛,他的混浊程度比我还严重,就是这么个道理,我们要明了。不但理如是,事亦如是。一个人不修善怎么行?最明显的感受,人没有修持,心地不清净,充满贪瞋痴慢,他身上的气味、口里面吐出来的气味、呼吸的气味,你接触之后,你都感觉到很难闻,这是非常明显的,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经验。年岁愈大这个气氛愈不好,什么原因?这一生当中累积的恶业,恶的气氛、恶的念头,造成我们生理的变化,生理的不正常。有修行的人不一样,虚云老和尚我没有见过他,香港有不少同修见过他老人家,他那个时候大概也有一百岁,这么高的高龄,不但他身体气味清香,他们说他衣服的气味都清香。我们大家都晓得,虚云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一年剃一次头,衣服从来不换,衣领子上油垢很厚,闻闻是香味,它不是臭味,每个人都喜欢闻。由此可知,我们善恶的念头确实影响我们生理,影响生理的组织,影响分泌,泄露在外面的气氛跟凡人不相同。又何况经典里面所讲的『佛身』。佛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19集